莫言新作《晚熟的人》出版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中国籍作家首位获奖者。2020年7月31日,莫言新作《晚熟的人》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这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首部小说。
《晚熟的人》中,莫言根植乡土,聆听四面风雨,塑造典型,挪借八方音容,用12个故事讲述获诺奖后的现实百态。这部作品的出版距莫言获诺奖已过去八年,距他出版上一部小说过去整整十年。
第一次塑造网络“大咖”
莫言曾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在这本蕴积了近十年的新作中,莫言改变了他一贯的讲故事方式,既延续了以往的创作风格,又明显注入了新的元素——汪洋恣肆中多了冷静直白,梦幻传奇里多了具象写实,他的眼光转向了那些最平凡最不起眼的小人物。他们过于真实,仿佛就是从我们身边走出来的人物。
不同于以往所有的作品,莫言第一次引入了当下社会的“新人”。在《红唇绿嘴》中,莫言塑造了一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陌生的人物——网络“大咖”高参。高参深谙互联网运作规律,靠贩卖谣言发家致富。
这依旧是以高密东北乡为背景的故事,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个用童年经验和想象力织造的高密东北乡早已一去不复返。对于故乡的变化,莫言很坦然:“将逝去的留不住,要到来的也拦不住。”
一直在为创作做准备
相较于过去的创作,《晚熟的人》少了很多血气方刚剑拔弩张,更加沉静平实,幽默松弛,这与莫言自身的写作状态不无关系。
获得诺奖后,莫言的写作状态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面对公众的关切和质询,莫言有自己惯常的表达,以“获奖后陷入沉寂”开场,以“希望将来写出好作品”结束。随着《晚熟的人》问世,“闭关”了太久的莫言终于给出了答案:“获奖八年来我一直在创作,或者在为创作做准备。”
作家苏童说,诺奖之于莫言是“桂冠”也是“枷锁”,伴随获奖而来的是无形的压力和无尽的琐事,一度使他无法持续创作。特别是在获奖后最初的2013年,莫言忙到一整年连一本书都没有看。
即使身在“枷锁”之中,莫言也仍然在写作,在这八年里,他写过戏曲、诗歌,也到过很多地方旅行考察。他依旧时刻关注着周围的人和事,并用精彩的文字讲述着这些人这些事。“对于一个作家来说,你所做的事,都可能成为小说的素材或灵感的触发点。” 张知依
上一篇:“一蹴而就”奖上奖活动火热收官 夏日狂欢惊喜不落幕
下一篇:电视剧《闽宁镇》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