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牡丹晚报 -- 版次:[新闻●广告]

老想让自己获得点什么

学生:老师好,认真拜读了老师发的《大同世界首先从自己的内心实现》(昨晚也同步听了语音),感觉即刻就享受到了“归零”的文化福利,内心体验到了强烈的幸福感,眼眶湿润了。这种感觉以前也曾经有过,记得第一次有这种感觉时,泪水是止不住地流,畅快淋漓地流。但问题是这种状态很难保持,就像老师说的“时时归零,处处归零,心心归零,念念归零,随时随地活在零态的世界里,活在零态文明的身心状态之中,这才是我们本来应该享受的福利——文化的福利。”要通过怎样的努力,才能做到“时时、处处、心心、念念”呢?

还有两个问题一直想问,又不敢问,今天一并问了:1.犹犹豫豫、患得患失、顾此失彼、随波逐流、没主见这种令人讨厌的性格;2.平时工作或生活中,只要事情稍微一多或者换个不熟悉的场景,就会不知所措,犯迷糊。很想知道,以上这两种状态是怎么来的,我又该通过怎样的努力去化解,久思不得其解,只好求教于老师。

老师:(你的这两种状态源于)自私。只有随时除去私欲,突破自我,才能真正随时归零。

学生:谢谢老师,这碗“面”太……(流泪)

老师:够味儿吗?

学生:太够了,隐隐觉得自己自私,还不太相信,老师直接点出,认了!

老师:总想让自己获得点什么,就是个大问题。

学生:明白了,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王西胜 整理


上一篇:父母愁苦为哪般?
下一篇:什么样的人算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