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热中风” “三多”“三少”应记好
本报讯(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艳粉)众所周知,秋冬季是脑中风的高发季节,但是,三伏天发生脑中风的比例也很高,中医称之为“热中风”。菏泽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主任张德全提醒市民,“三伏天”预防“热中风”,“三多”“三少”应记好。
据悉,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特别是今年,新冠病毒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很多老人长时间宅在家中,增加了中风的危险。
菏泽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主任张德全介绍,三伏天是中风的高发期,主要原因是高温酷暑导致出汗多,血粘度增高而堵塞血管;频繁出入空调房,室内外温差大导致血压波动幅度大;另外饮食不当、情绪失调、睡眠不佳等因素均可增加中风的风险。
张德全提醒市民,三伏天防热中风,需做好以下“三多”“三少”:既多饮水、多休息、多运动,少贪凉贪冷饮、少生气、少自行断药。张德全表示,当气温升至32℃以上时,人体主要靠汗液的蒸发来散热,以调节体温。大量的汗液排出对人体的防暑降温有好处,但是对于老年人及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身体却不堪重负。“大量出汗后很容易造成血液浓缩,血管过分扩张而导致脑中风。”张德全说,夏季,老年人应多饮水,可以少量多次饮温开水或者茶水,也可以煲一些防暑祛湿的汤水,例如:莲子百合绿豆汤、冬瓜薏米排骨汤等。
夏季昼长夜短,天气炎热影响睡眠,睡眠不好又容易导致头晕头痛、血压增高。张德全主任认为,老年人每天可保持20-45分钟左右的午休时间,短暂的午休不仅可以缓解夜间睡眠时间不足带来的疲劳感,还可以放松身心,使人精力充沛。
另外,张德全主任表示,老人不能因天气炎热而暂停运动。老年人可以在气温不高的清晨或太阳落山后,选择在阴凉处散步、慢跑、跳广场舞、打太极拳、八段锦等低强度的运动,以活动筋骨,愉悦身心。
三伏天里预防“热中风”,除了做好多饮水、多休息、多运动外,还应做到少贪凉贪冷饮、少生气、少自行断药。中医认为,贪凉贪冷饮会耗伤脾阳,脾阳不振则脾胃运化失常,从而出现胃纳不佳、疲倦乏力、呕吐腹泻等症状。“老年人一定不要贪食冷饮,冰冻的瓜果一定要放置至室温后再食用,且不宜过量,饮食做到清淡、卫生。”张德全说,室内的空调温度不宜过低(25℃-28℃为宜),避免频繁出入空调房,出汗较多的情况下,要擦干汗液或换衫后再进入空调房。
张德全主任表示,酷暑难耐易让人心情烦闷,导致血压骤升而致原本有高血压病的患者出现脑溢血或脑梗死,故而要保持心情愉悦,多听听舒缓的音乐,当火气上来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点别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
据悉,因三伏天温度较高,部分患有高血压病的老年人血压较之前有所下降,这时候大家会认为血压已经正常了,而自行停服降压药。“长期服用降压药的高血压患者,如果突然停药,可导致血压反跳。因此,有脑血管病高危因素的病人,切忌自行断药,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张德全提醒。
上一篇:子宫肌瘤竟比胎儿的头还大 市三院成功摘除
下一篇:李翠阁:孤寡老人的贴心“小棉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