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牡丹晚报 -- 版次:[新闻●广告]

爱如长风 山海可平

历史必然铭记一些特殊的时刻和人—当新冠肺炎疫情汹汹而来,他们以无我之姿,回报生于斯长于斯的大地,在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征途上奉献、牺牲。

从抗疫主战场到街道巷陌、田间地头,从白衣天使到社区工作者、公安民警、基层干部、志愿者等,他们守初心、担使命,以心中大爱,换得山河无恙。

1.5万多公里

1.5万多公里。这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今年的行程公里数。但这个数字里,却没能包括顺路回老家看望父母的短短百公里。

疫情暴发后,作为抵达武汉的首批医疗救治专家中的一员,童朝晖在湖北奋战了3个多月,又辗转东北和北京等多地指导疫情救治。但他却抽不出一点时间去距离武汉只有约两小时路程的黄冈市蕲春县,跟父母吃上一顿团圆饭。

不会用微信的母亲,学着给他留了一条信息。“你从北京来,为的是早日把家乡父老乡亲从病疫中解救出来。我们在家不出门、不串门,你不必担心。”

心有大爱,执甲逆行

1月18日,有一位73岁的老人临时补了无座票,坐慢车从杭州辗转到了武汉。她就是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李兰娟院士。

人们铭记着这样一幅画面—从重症“红区”查房出来的李兰娟摘下口罩,带着脸上深深的压痕,用笑容鼓舞所有人勇敢战胜疫魔。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从1月24日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援鄂医疗队先后派出152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接管重症院区,收治患者治愈率达85%以上。

让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最感动的是,很多队员回来隔离两周后,又主动报名去前线,“正是这种以身报国的大忠大爱,铸就了抗击疫情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躬身奋斗,努力向上

从湖北宜昌凯旋的那一天,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康德智一直“不敢”回头看夹道相送的队伍。

2月13日,康德智带领首批福建省对口支援宜昌医护团队正式进入宜昌三院。他们收治病人之余,加班加点编出了《新冠病毒肺炎诊疗“福宜”方案》《救治精要》等,为当地医护人员提供实战指导。

“福宜”方案推广后,当地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改善。疫情好转撤离之际,宜昌人民自发排了几十里的队伍,高声喊着“谢谢”。那一幕,直到好几个月后的今天,康德智依然有“热泪盈眶的冲动”。

“我们还会继续奋斗,把我们比较好的诊疗管理经验传递下去,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他说。

疫情一天不结束,我就一天不退休

邢春桂,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金家庄街道新风社区党委书记。

今年2月12日,本是邢春桂退休的日子。但疫情来了以后,她依然和所在社区人员一起站到防控一线。

新风社区是一个老旧小区,社区居民有1.8万余人,社区工作人员只有14人。邢春桂引导大家加入群防共治志愿者队伍,构成群防群控疫情的“流动堡垒”。

面对空前的疫情,14亿人口电不停、水不停、供暖不停、通信不停、物资供应不断、社会秩序稳定,这背后,离不开每一位躬身奋斗的普通人。

从伟大抗疫斗争中汲取力量,亿万中华儿女就能创造更新、更大的中国奇迹。 据新华社


上一篇:做好林业安全生产, 打赢专项整治攻坚战
下一篇:山河无恙,幸得有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