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晚报 --
版次:[新闻●广告]
叶嘉莹张伯礼白岩松等赞《掬水月在手》
本报综合消息 日前,叶嘉莹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于南开大学进行了教师节特别放映暨研讨会。当天,《掬水月在手》宣布影片定档10月16日。活动现场,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叶嘉莹先生缓缓入场,如同一对“师徒”。
谈到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叶嘉莹直言隔离没有给她带来什么困扰,叶嘉莹还以大学时期发愤忘食的经历为例,讲述自己如何在读书中忘记生活的艰苦,综合了“苦行僧”加“传道士”的特质。
《掬水月在手》颇具文艺范儿的片名引起不少观众的好奇心。叶嘉莹对片名“掬水月在手”做出自己的解释,“掬水月在手”表达了一种可望不可即的美,也蕴含了古典诗词的美感。
在对叶嘉莹的访谈结束后,一场围绕叶嘉莹先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圆桌对话展开。
张伯礼院士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战中做出杰出贡献,近日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而作为叶先生的保健医生,他由衷赞叹了叶嘉莹一生强大的意志力,以及“退一步”的人生态度。
著名学者戴锦华表示,“这是一个崇高的个体形象,同时又极端朴素和诚挚,我们看到了君子,而这个君子是一位女士”。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周志强说,《掬水月在手》是一部沉浸式纪录片,十分巧妙地表达了叶先生不同阶段的人生境界。音乐人姚谦说,电影的配乐很有诗意,具有呢喃的美感。
上一篇:为梦想倾注力量!山东福彩助力寒门考生圆大学梦想
下一篇:电影《夺冠》提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