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牡丹晚报 -- 版次:[新闻●广告]

昔日“穷窝窝”变身广厦地

日前,在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东明黄河滩区迁建(EPC)4标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网施工、市政道路铺设、门楼钢筋绑扎处人头攒动。大型机械车辆穿梭其间,轰鸣声不绝于耳,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它标志着滩区迁建工程5月完成建设任务的“集结号”已吹响。

“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虽然离交工日期日趋临近,但是工程质量不能丢,如果放弃质量,就是丢了我们的金字招牌。”在现场,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东明黄河滩区迁建(EPC)4标工程项目工作人员张兵兵说,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项目施工进度,他经常加班到凌晨,饿了就啃个面包、方便面充饥。

有人说张兵兵:“不管多晚,你都亲自查看工程质量,那么认真,你累不累呀?”这时他收敛起笑容说道:“再累也要把住质量关,它关系着滩区群众的生命安全,这是个良心活。”话语的背后,是张兵兵和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的建设者们舍小家为大家、努力拼搏、奉献精神的体现,他们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履行着“中交人”给滩区群众一个“稳稳的家”,把工程建成“固若金汤”的不变诺言。

据了解,东明县黄河滩区迁建工程涉及该公司村台有四个,分别是1、5、9、10号村台,总建筑面积98.2万平方米左右,总人口2.6万人左右,占到滩区迁建人口的近五分之一。迁建工程按照“一台、一韵、一村、一品”的理念,其房屋设计标准是抗8级地震,学校房屋设计标准是抗9级地震,自2019年5月份入场施工以来,最多时投入管理人员79人,施工人员7600余人。截至目前,各村台主体验收已完成,市政管网、装饰装修也已完成八成以上。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东明黄河滩区迁建(EPC)4标工程项目负责人褚洪明表示:“为让东明黄河滩区群众早日搬进新居,根据各村台进度、管网情况、人员配备情况,制定了科学的施工方案,加强了目标质量管理和倒排工期,避免了因新冠疫情影响可能出现的窝工、节前节后用工荒和安全事故的发生,为确保5月份交付群众入住提供了保障。”

据了解,黄河在菏泽境内长185公里,其中东明县搬迁人数最多、建设任务最重,涉及4个乡镇12万余人,迁建村台达24个。滩区迁建工程是国家、省、市交给东明县的重大政治任务,它对于打赢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卫东 通讯员 游登华


上一篇:法医说弗洛伊德 死于警察“约束和压迫颈部”
下一篇:机动车行驶证过期, 保险公司该不该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