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牡丹晚报 -- 版次:[新闻●广告]

放纵一下自己

那天,受朋友韦总的邀请,去他的会所吃饭。

席上有一道红烧肉,韦总特别介绍说,是他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才做好的。听了这话,我与其他几个朋友都很感动,心里热乎乎的,纷纷举杯表示感谢。试想,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谁能拿出宝贵的时间耐心为你做一道美食呢?在韦总的热情招呼下,大家纷纷举箸夹食品尝。

我以前是喜欢吃红烧肉的,但现在由于身体原因,不敢吃了。但盛情难却,我也夹了一块,放在面前的小碟中。看品相,看模样,我感觉都还行,毕竟不是专业厨师做的。我们没有必要,也没有理由要求一个大男人,一个公司老总,做得比专业厨师做的还好,其实,一个大男人能做菜就已经很不错了。食之,口感烂糯,香而不腻,酱香浓郁,颇耐寻味。一块红烧肉入腹,众人纷纷停箸,再次举杯向韦总表示感谢。韦总说,他的厨艺都是跟着母亲学的,在老家时,母亲做的红烧肉最好吃了,可惜自己一直做不好。他还说,每次做红烧肉,他就会想起已经过世的母亲,想起父母的养育之恩。

韦总的话,让大家不胜唏嘘。我的思绪也不由自主地飘向远方,飘到家乡,飘到母亲制作的那碗喷香喷香的红烧肉上。我的母亲制作红烧肉也很在行。取来五花肉,先将其切成巴掌大的方块,再入水中煮至断生,捞出,用干净毛巾擦干肉皮表面的水分,抹上老抽,稍晾,然后放入热油锅中炸至起泡变色,捞起,再改成麻将大小的块。这些初加工完成后,接下来就是炖了,炖之前,要先炒糖色。将锅洗净,放入少许油,一把冰糖,小火慢慢熬化,待锅中糖浆翻起的泡沫由大变小,糖浆的颜色由浅入深时,迅速加入开水。炒糖色是个技术活,炒轻了颜色浅,起不到上色的作用;炒老了会发苦。糖色炒好后,盛出放一边备用。再次把锅洗净,放入适量色拉油,烧热,再放入葱段和姜块,以及花椒、八角、白芷、肉蔻之类的炖肉香料,炒香,再放入一大勺甜面酱“飞”熟,添入清水,放入肉块,加入糖色、高度白酒,调入盐、酱油,那时候的调料很简单。盖上锅盖,小火慢慢炖约两个小时。

炖肉期间,从厨房里袅袅飘出的缕缕香味,让我们几个小孩坐立不安,不断地咽口水。那年头,农民就是靠粮食吃饭,没有其他的经济收入,大部分人家都很贫穷,一年也难得吃上几次红烧肉。所以,每次吃红烧肉都是大家望眼欲穿盼望的幸福。父亲总是吃着红烧肉,给我们讲一个笑话故事。话说古时候有两个樵夫聊天,一个说:“老伙计,你说皇上砍柴用金斧头还是银斧头?”另一个马上嗤笑他说:“你呀!真没见识,皇上天天坐在屋檐下晒太阳,吃红烧肉,哪用得着砍柴?”大家听了都会哈哈大笑,而我却常常想,啥时候也能跟皇上一样天天吃红烧肉啊?

后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农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人们的日子越来越好,天天吃红烧肉不再是痴人说梦,而我也已人到中年,身体开始发福,“三高”也悄无声息地向我袭来,一度味美无与伦比的红烧肉竟然成了医生一再告诫下的禁忌之物。

不过,红烧肉的好吃却是谁也无法抹杀的。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老先生就喜欢吃红烧肉,并且还煞费苦心自创了一道与红烧肉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东坡肉”,经久不衰。新中国伟大领袖毛泽东也喜欢吃红烧肉,后人为了怀念他,就创出了一道风味独特、脍炙人口的“毛氏红烧肉”。

如果眼巴巴地看着令诸多名人、美食家都津津乐道的红烧肉,而不能大快朵颐一番,那心中的不爽滋味大概笔墨也难以形容吧。所以,我建议,如果一个人有机会遇上朋友或者亲人用真情烧制的红烧肉,不妨打着怀旧的旗号,放纵一下自己,倒也不失真性情。


上一篇:高质量推进招商引资 全力集聚发展新动能
下一篇:任时光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