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牡丹晚报 -- 版次:[新闻●广告]

“城市农夫”: 租地种菜乐享田园生活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武 霈

暂别城市的喧嚣,回归静谧的乡野,让身心与自然融合,尽享田园生活的乐趣,岂不惬意?如今,在菏泽就有这样一个群体,在农村租上一块地,种上几畦蔬菜或瓜果,每逢周末或闲暇时间到田间做一次农夫,既体验了劳动的乐趣,放松了身心,又能让全家人吃上健康原生态的应季蔬菜瓜果。日前,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几位这样的“城市农夫”,感受他们眼中不一样的田园生活。

市民当农夫,租地种菜成休闲

5月21日早晨,凉风习习,牡丹区牡丹办事处张庄村村头的一片农田里已经热闹起来,专程从城区赶来的李先生一家人“融”进了绿色带着瓜果菜香的农田中。

这是一块一亩大小的菜地,被分成十多个小块,分别种了甘蓝、韭菜、大葱、豆角、笋瓜等蔬菜。挥起锄头翻地,提起铲子除草,俯下身来摘菜……“城里人”李先生化身“农场主”,一边打理“私家菜园”,一边享受田园生活的乐趣。

“这块地是我和朋友共同租下来的,一人一半,每逢周末或者有空的时候,我们两家人就来这里干点农活,锄锄地,种种菜。”头带斗笠、脚踩布鞋的李先生,一边锄地一边与记者交谈,“退休了,儿子刚结婚,还没抱孙子呢,这两年正是清闲时光,就跟着朋友来租地种菜,丰富了退休生活,也增添了一份田园乐趣。”

农活经历少、种植经验薄的李先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摸索,种菜的活已经干得十分娴熟。他说,种子都是从网上买的,有时候也从村民手里买点菜苗,基本上“想吃什么就种什么”。

“为了节约土地、提高产量,让菜种得整齐,我们种菜时会用绳子来量,保证每行都在一条直线上,株距也维持均衡。”说起面前的这片小菜地,李先生难掩欣喜之情,“现在长势最好的是笋瓜、橄榄还有韭菜,这是真正的有机菜,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绿色环保,比超市里的菜都水灵、新鲜。”开始种菜以来,李先生一家很少去菜市场买蔬菜,有时候地里的蔬菜收成好,自家吃不完还送给亲戚朋友。

李先生坦言,来农村租地种菜,除了能吃上新鲜的蔬菜,最大的乐趣还是在劳动过程中锻炼了身体、学会了新技能,还调剂了身心。他有时还带来83岁的老母亲,一起参与种菜。“母亲是一名退休老教师,平日里喜欢打拳,周末的时候我带着她来种菜、摘菜,既锻炼了身体,也十分有趣。”李先生说。

“锄地、除草、摘菜,这些乐趣在城市也体验不到,这不比喝酒打牌有意思嘛?!”正在为番茄苗搭架的孙先生接过了话匣子。他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自己是一个“爱花人”,家里养了数十种花草,因为家里面积有限,特别希望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小花园。在他看来,城里人到乡下租地种菜是一种有创意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这朋友原来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来这一年多,常常干农活、顿顿吃青菜,身体越来越好,我就是跟着他加入到这个‘种菜圈’的。”孙先生说。

回归田园,过向往的生活

有些城里人到农村租地种菜可能是一时兴起、兴致所致,还有一些人则直接从城市搬回农村长居。

在城里工作、老家就在牡丹区牡丹办事处张庄村的张英良就是其中之一。

“我老家就在张庄,这么多年一直在城里工作,四年前我和妻子在老家租了一块地尝试种菜,十分喜欢这种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妻子退休后我们索性就搬回了老家住。”张英良说。

在张英良看来,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是中国人的一个普遍情结。离开农村是为了生存,当生存问题解决了以后,很多人选择了回归。特别是人到老年,叶落归根,是千年不变的心态。

“虽然张庄是我老家,但我是在黄河滩里长大的,后来又几经周折在城里读书、工作。在城里过了几十年,如今特别愿意重温童年篱笆园子的美好岁月,回归自然、回归天性,远离城市喧嚣,不仅能够养身,还能够养心。”张英良说。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搬回农村老家后,张英良就迫不及待地拓展他的“租地种菜”生活。

在租种的六分田地里,他种上了茄子、豆角、韭菜、花生、山楂等农作物,多达二十余种。为了管理方便,他还围上了篱笆,埋下了水管,立起了喷灌,并在菜园里搭建了一个由玫瑰、牡丹环绕的凉棚,俨然一幅幽美的田园画卷。

张英良还给自己的农田起了一个诗意的名字:东篱。在这里,他每天都在书写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田园生活。

“租地种菜”催生经济新模式

“租地种菜”,对城里人来说是一种新的健康生活方式,对乡村来说则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下乡种菜的城市居民逐渐增多,让农家有了一条新的增收渠道,传统的农耕业正在逐渐向新型服务业延伸。

菏泽市开发区陈集镇桶子河生态园推出的“一分田”认种模式,就是“租地种菜”的经济新体验。


上一篇:多国报告猴痘确诊病例
下一篇:比利时出台猴痘确诊者 隔离21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