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儿媳妇 真的不一般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敏静
在单县高韦庄镇高刘庄行政村,有一位孝老爱亲的“好媳妇”。丈夫十年前意外亡故,她不仅没有离家改嫁,反而主动承担起赡养公婆的义务。十年来,她与公婆相处和睦,还将一双儿女培养成才。她外出求学三年,不断追求进步,并凭借自己的努力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她就是单县高刘庄行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苗秋菊。8月10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苗秋菊。
丈夫意外离世,她决心撑起这个家
当提及爱人李兵时,苗秋菊的脸上仍然挂着甜蜜幸福的微笑。
1999年,经人介绍,苗秋菊和李兵相恋了,二人情投意合,很快组建了家庭。婚后,苗秋菊与公婆、丈夫和睦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丈夫体贴温柔,对苗秋菊倍加疼爱,她很知足,也很幸福。2000年,女儿降临,苗秋菊便放弃了自己的服装生意,在家全职照顾孩子和老人。
为了让小日子更加宽裕,2010年,苗秋菊的丈夫购买了一台半挂车,他起早贪黑为了生计而奔波,却不幸于2012年因疲劳驾驶意外身亡。那一年,苗秋菊38岁,女儿12岁,儿子年仅6岁。
家里的顶梁柱突然离世,让苗秋菊一家迎来了重磅一击。当时,很多村民猜测苗秋菊会离开这个家,开始一段全新的生活,唯独她心里明白,这个家需要她撑起来。苗秋菊说:“孩子的爸爸没了,我就是他们的妈妈兼爸爸;公公婆婆的儿子没了,我既是儿媳又是儿子,我一刻都没想过离开这个家”。
孝老爱亲其乐融融,43岁进修大专
苗秋菊有中专学历,在村里算是一个“文化人”。2004年,她曾被村民推举为村妇联主任。从那时起,她经常帮助村民排忧解难。丈夫离世后,苗秋菊一个人照顾两个老人和两个孩子十分不易,也有热心的乡邻劝她再嫁,她从来不考虑。
苗秋菊不喊苦也不叫累,一边操持家务一边干农活,还要忙活村里的事务,这股不服输的劲感染了很多村民,大家打心眼里敬佩她。
为了维持生计,苗秋菊在镇政府门口经营了一家文具店,销售各种学习用品和文具。平时,店铺交由自己的父母打理,她抽出时间来管理村内事务。由于思想进步,表现突出,2017年,她被推送到泰安一大专院校进修,得知消息的苗秋菊别提多开心了。
“我要抓住每一次学习的机会,赶上时代的发展和步伐。”当时,苗秋菊已经43岁。作为一个农村妇女,到了这个年龄,很多人都有了“躺平”的想法,可苗秋菊不一样,她希望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于是,在征得公婆同意后,她前往泰安进修。
在苗秋菊读大专的日子里,无论是婆家人还是娘家人都给予她很大的支持,帮她照顾孩子和文具店的生意,打消了她的后顾之忧。家人的体贴和帮助也让苗秋菊十分感动,她将感恩化为实际行动,更加孝顺老人。
这些年,作为一名单亲妈妈,苗秋菊对孩子的教育从未缺失。她重视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两个孩子从小学习成绩优异,女儿今年以优异好成绩升入本科院校,儿子在单县一中读高二。
“我们娘仨从来不提他爸,我怕孩子伤心,孩子怕我伤心。”苗秋菊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她理解公婆丧子之痛,每年清明,带两个孩子上坟回来的路上就让孩子擦干眼泪,不让公婆因此伤心。“现在儿女长大了,怕我到坟上难过,他们提出,清明节自己去祭奠父亲。”苗秋菊说,两个孩子并没有因为失去父亲而自卑或者受到影响,反而比其他孩子更加成熟懂事,这一点让她很欣慰。
创办合作社,带领村民致富
其实,苗秋菊的公婆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按照常理,其中一个儿子离世,家里的老人会跟着另外一个儿子生活。可是,苗秋菊的公婆却始终没有离开她这个儿媳。“老公在世的时候,公婆对我们一家很好,老公走了,我要继续替他尽孝。”苗秋菊笑着说,如今,她已经成为了公婆的“闺女”,而非儿媳。
2021年3月,经过群众投票,苗秋菊被选举为高刘庄行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她更加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之重。同年,她积极响应镇党委、政府号召,贷款100万元创办了农业合作社。作为合作社法人代表的她,考察后决定大面积种植菜苔、西兰花、阳光玫瑰葡萄等效益高、见效快的蔬果,带领村民致富。
在婆婆眼里,苗秋菊是“贴心棉袄”;在儿女们眼里,她是“了不起的妈妈”;在乡邻眼里,她是“令人翘大拇指称赞的好媳妇”,是“孝心献给长辈”的模范。
2011年和2017年,苗秋菊两次被县妇联授予“好媳妇”荣誉称号,2018年被评为首届单县农民丰收节“十佳乡村文化振兴带头人”。面对荣誉,苗秋菊却说这些是自己应该做的。尽管已经48岁,但她仍有用不完的劲。她要带领自己的小家庭和村集体这个大家庭,共同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
上一篇:台湾前途在于国家统一
下一篇:我的外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