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落实落地
本报讯(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文杰) 11月30日,鄄城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召开。县发改局新闻发言人通报了全县在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方面的有关工作情况,并就记者的提问进行了详细解答。
据悉,自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鄄城县发改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狠抓工作落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强化煤炭、能源消费控制。制定煤炭消费压减和能耗“双控”工作方案,将控制目标细化到月,分解到重点企业。1-10月份,鄄城县规上工业企业煤炭消费总量同比下降18%。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引进天顺风能、海装风电等一批风力发电龙头企业,整县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试点扎实推进,大力发展生物质和垃圾发电,能源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变。加强环境综合治理。1-10月份,全县空气质量PM2.5、PM10分别同比改善6.8%、8.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11天,同比改善率4.6%。
水安全保障能力加快提升。筑牢防汛安全屏障。筹集专项资金建设防汛排涝工程、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苏泗庄、营坊险工等项目,提升防汛水平,确保黄河安澜。城区供水规范化运行。截止到10月底,新铺设供水管道11674米,改造老旧管网4577米,维修新建各类供水设施600余处,维修及时率和用户满意率均达到100%。持续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将“水资源集约节约”纳入全县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并严格落实。落实工业、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政策,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高质量发展态势强劲。严控“三高”项目入园。加大项目清理整合力度,清理整合“僵尸企业”8个,盘活闲置土地300余亩。全县现有在谈过亿元项目60个,计划总投资336.55亿元;落地过亿元项目27个,计划投资131.98亿元。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6家企业被评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专设研发经费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27家。
滩区迁建如期完成。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建设在全省率先收官,完成投资30余亿元,建成安置社区16个,4.1万名群众喜迁新居彻底告别“水窝子”,“宜居、就业、教育、就医以及文化生活、产业发展”统筹推进,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黄河文化保护传承成效突出。系统挖掘整理黄河文化、红色文化、祖源文化、孙膑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不断提升“伏羲桑梓、尧舜故里”、孙膑故里等品牌效应,拓展宣传推广渠道,积极推介“山东手造·尚品鄄城”,2家企业成功入选“山东手造·优选100”。
下一步,鄄城县发改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扎实推进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在鄄城县落实落地,努力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
上一篇:菏泽工行各项贷款率先突破500亿元
下一篇:传承好家风家训 弘扬文明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