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增量,加速知识产权价值实现
本报讯(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牛文杰) 4月21日,菏泽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知识产权工作有关情况,安排部署2023年菏泽市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文旅局、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出席新闻发布会,并现场回答媒体记者提问。
为不断推进知识产权事业健康发展,菏泽市编制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山东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的意见》和《菏泽市“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坚持把知识产权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提升社会公众知识产权意识和企事业单位运用知识产权制度能力。
知识产权创造实现提质增量。2022年,全市专利授权量8686件,其中,国内发明专利授权508件,同比增37.7%;全市PCT国际专利申请4件;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173件,同比增长8.5%,其中,高价值专利拥有量达1097件,同比增长75.8%;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61件,同比增长8.41%。全市商标注册量16597件;有效商标注册量107695件,同比增长17.6%;全市驰名商标达到17件。全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拥有量60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拥有量6件。有效遏制非正常专利申请和恶意商标注册行为,非正常专利申请撤回率达98.58%。
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明显提升。2022年,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入园惠企”活动,全市实现专利质押融资120件,金额超11.85亿元,增幅分别达到55.84%和70.91%,融资金额提高到全省第13位,增幅超过全省平均增幅近50个百分点;“普惠型”质押融资97件,金额超5.7亿元。全市共评选出市专利技术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5项,优秀专利发明人10人。获批省级专利导航项目2项,获批市级专利导航项目和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共9项,投入资金共70余万元。目前,全市共拥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9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单县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单县青山羊、鄄城鲁锦、鄄城赤芍、菏泽牡丹、陈集山药、菏泽牡丹籽油等6个地理标志纳入沿黄9省(区)地理标志重点监管名录。“菏泽牡丹”列为省级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重点项目,“陈集山药”纳入《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汇编》和《好品山东地理标志产品宣传册》。
知识产权保护更加高效。组织开展“铁拳”“蓝天”“打击傍名牌”“保护冬奥知识产权”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知识产权违法行为,并将故意侵犯知识产权和从事严重违法专利、商标代理等行为列入知识产权领域严重违法失信名单。2022年,共办理专利行政处罚案件42件,涉案金额4.2万元,罚没金额17.4万元;受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44件,结案31件;受理专利侵权纠纷电商案件64件,结案64件。办理商标行政处罚案件184件,涉案金额98.28万元,罚没款163.17万元。加大行政执法监管与司法协作,完成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司法确认案件9件。强化奥林匹克标志行政保护,办理奥林匹克标志知识产权行政处罚案件18件。
上一篇:创建老百姓满意的派出所
下一篇:菏泽市种植牙进入“千元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