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牡丹晚报 -- 版次:[新闻●广告]

心有所定,不畏浮世

白玉蟾在《修道真言》中写道:“学道之人,以养心为主。心动神疲,心定神闲。疲则道隐,闲则道生。”万物有荣枯,人生有聚散,而我们终其一生不过是追逐用更舒适的方式面对生活。接纳于生命而言是最好的选择。每个人只有坦然接受所有曾经,坦然面对不能预知的未来,才能让宁静生于心,才能令脚步从容。

人到了一定年纪,时光会把一些东西放大,又把一些东西缩小,放大的是光阴中的悲喜交集,缩小的是内心的浮躁和欲望。人也只有经历起落沉浮,方能活得清醒。很多人在人生路上背负太多的“行囊”,比如物质、权利、名誉等,因为负重太多只能低头看路,也错过遇见最丰盈的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逐渐变得成熟、世故,但我们可以交付给时间沧桑的容颜,却不能失去澄澈、自由的内心。万物本闲,为人自闹,一个人只有回归本真,守住初心,内心才能安宁。

《增广贤文》载:“厌静还思喧,嫌喧又忆山。自从心定后,无处不安然。”我们每个人都如同一棵树一般,从一粒种子开始生长,渐渐拥有发达的根,茁壮的树干,茂盛的枝叶,繁密的果实。根壮才能叶茂。树根就如同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它是否强壮,决定着这棵树在面对四季风雨时的不同姿态和在岁月中的担当,决定着它是否能够拥有花朵和果实。

而在与时间的对抗中,我们唯一的收获,就是在反省和教训中成长和开悟。当曾经的躁动和虚荣渐渐消退,越活越简单,繁花不惊,内心安宁,不再把心思和精力纠结于一时的得失算计和细枝末节;当明白自己人生价值的大致方向,并为之努力,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这样的心境和修为,才算胜了岁月。

其实,生活中的很多苦涩并不来自外在环境中的人、事、物,而是被内心的欲念绑架。我们只有放下外在名利的束缚,在欲念中脱身,才能找到更为真实而平和的自己。

在岁月中成长,重要的就是认清自己,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并默默地去做,努力将之做好;在此期间,你会找到自己的价值。心有所定,不畏浮世。当你真正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上一篇:自然的体验
下一篇:教育部:义务教育不得通过考试或变相考试选拔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