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牡丹晚报 -- 版次:[新闻●广告]

高考志愿填报如何“一分不浪费”?

今日,2023年高考进入第三天,山西、安徽、四川、云南等部分省份的考试已经结束。接下来,填报志愿将是另一场大考,是考生和家长的心头大事。针对考生及家长关心的问题,记者对话网易有道助理副总裁、资深高考规划师蒋叶光,除了给出志愿填报的基本思路及策略外,还针对考生及家长们容易忽略、容易陷入误区的问题给出三个忠告。

先进行分数换算定位,准确锁定院校范围

蒋叶光指出,志愿填报之前考生首先要进行分数换算。考生会拿到很多数据,包括往年各省的一分一档数据和高校录取数据,把自己今年的分数换算,看在往年能够当多少分用。这里需要注意,不要看裸分,要拿今年的分数通过查询一分一档,确定自己今年在省内的位次,然后对应看往年的一分一段中相同位次大概是多少分,这其实就是“等效分”,再用等效分比对当年各个学校专业的录取分数,就能确定今年可报考学校的大概范围。

如果考生对某个专业已有了明确意向,填报起来是相对容易的,蒋叶光建议考生可直接参考教育部公布的学科评估结果,看各个学校这一专业哪些评估为A+或A,再用自己的分数去比对这些专业往年的录取分数,基本就可以锁定志愿填报的范围。但方向性很明确的家长和考生往往比较少,这时候就优先选学校。

蒋叶光建议,考生可准备三年的一分一段数据,进行3次换算定位和录取情况比对,这样圈定的学校范围才更准确稳妥。“三年内录取情况比较稳定的学校,今年出现大幅波动的可能性很小;如果某个学校专业的录取分数出现一年高一年低的情况,可以分析一下背后的原因和趋势。”

充分了解规则,按照“冲稳保”策略填报

准确定位自己的分数和学校范围后,填报志愿环节有哪些技巧?首先,要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志愿填报规则。实施新高考的省市中,志愿填报与录取投档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进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一个“院校专业组”即为一个志愿;另一种以“1个专业(类)+1个学校”为一个志愿,进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

在填报的策略上,蒋叶光建议充分利用规则,按照“冲-稳-保”原则进行填报。至于“冲、稳、保”的志愿要各自填几个?蒋叶光称,可以把志愿数量除以三,分别用来冲、稳、保。需要注意的是,实施新高考的省市普通批设置的志愿数量非常多。根据不同地区的填报录取规则,院校专业组志愿数量有的在40个或45个;而专业平行志愿能填96个甚至填112个。

这么多的志愿该如何填写?对此,蒋叶光给出一个填报思路。以96个志愿数量的地区为例,建议考生或家长用96÷6或者拿96÷8,得出16或12,“建议挑选12~16个学校,然后每个学校挑6~8个专业。先去选择更大的集合(学校),再去选择集合下的最小元素(专业)。”

蒋叶光强调,这种填报方式下,考生一定要查清楚每一个专业所对应的哪所高校。尤其是现在本科批次合并,而且很多院校名字相近,就出现了很多学生没有认真看填报的院校,甚至出现填报事故。

几十个乃至上百个志愿要不要全部填满?蒋叶光表示,很多时候考生及家长不填满总觉得没把机会用到极致。实际上,如果填报的志愿已按照冲稳保原则进行分布,兜底的学校也已经填好,剩下的就可以不填。

多渠道收集信息,辅助做好填报准备工作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迈入高中阶段的学子们有必要尽早进行科学系统的学业生涯规划和学习计划制定。“家长从学生高一开始就可以对这件事保持关注。填报志愿的情况每年都会有一定趋势和变化,提前了解非常必要。”蒋叶光表示。

首先就是了解规则和院校情况。根据多年经验,蒋叶光总结道,很多填报问题的出现本质上是不懂规则。不少家庭大都是高考考完、出分后才开始了解,这时面对巨大的信息量,就很容易抓瞎,很难理性去处理这些信息。

同时他建议,家长每年高考结束都可以了解一下当年志愿填报的情况和趋势,简单做一些记录。

如何评判一个学校专业“好不好”?蒋叶光指出,重要的参考资料之一就是教育部的学科评估。教育部官方数据非常权威,会综合评估专业的师资情况、科研经费、高水平论文情况、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方方面面。“学科评估结果不错就意味着,这个专业能给学生提供足够好的学习发展平台。”

“了解一个院校和专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信息渠道,就是问学长学姐,他们能够很直白地从自身经验感受给出最一手的信息。”蒋叶光说道,“很简单,直接去各大社交平台找到这个学校的学长学姐去咨询,或者在平台提问就可以。”


上一篇:2023年1至4月基本医保基金收入1.14万亿元
下一篇:高考,不是考生一个人在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