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牡丹晚报 -- 版次:[新闻●广告]

今年来最强高温来袭!

中国天气网预计,今日起至本周末,北方多地将迎今年来最强高温,京津冀、山东、河南等11地将开启连续高温模式,部分地区将冲击40℃,或打破历史同期纪录。

北方大范围高温将来袭

今日起至周末,高温在北方继续发展,范围不断扩大。其中:今日,京津冀、河南、山东西部将有成片的高温天气,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多地最高气温将达到38℃至39℃;明日,高温范围将扩展至内蒙古中部、东南部;到周末,辽宁中西部、吉林中西部也将陆续迎来高温。

此次高温过程对于华北平原一带来说,持续时间长,部分地方的连续高温天数可达5至6天。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山东济南等城市可能连续遭遇35℃以上高温。

对于东北来说,此次炎热天气过程也将推动入夏进程,包括辽宁沈阳、吉林长春在内的多地还可能迎来今年首个高温日。

如何预防中暑?

减少外出。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尽可能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尽量选择清晨和傍晚,减少逗留时间。如在中午出去,可以不时在银行、商场等室内凉爽场所,休息数分钟后继续户外活动。

遮阳避暑。打遮阳伞、戴遮阳帽和遮阳镜,涂抹防晒霜,减少在太阳直射下的户外活动时间。

及时补水。夏日外出时,随身携带运动饮料或淡盐水,及时补充。还可饮用预防中暑的降温饮品,如山楂汤、冰镇西瓜露、绿豆酸梅汤等。

随身携带解暑药。如藿香正气水、风油精、清凉油等,一旦出现中暑,可用所带药品缓解症状。

注意饮食健康和卫生。夏季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注意不要吃得太油腻。平时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要酗酒、醉酒。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有慢性疾病以及重病后恢复期及体弱者,要增强防护意识,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如果中暑了怎么办?

一旦自己或有人中暑,先拨打“120”急救电话,然后进行力所能及的现场急救。

搬。停止活动,迅速脱离高温、高湿环境,转移患者至通风阴凉处,尽快除去患者全身衣物。如条件允许,可将患者转移至有空调的房间,建议室温调至16至20摄氏度,让患者躺下,抬高下肢15至30厘米。

量。快速测量体温,最好是核心温度,通常使用直肠温度来反映核心温度。如现场无法测量核心温度,也可测量体表温度(腋温或耳温)做参考。如腋温或耳温不高,不能排除热射病,应每10分钟测量一次或持续监测体温。

擦。用冷水或稀释的酒精帮患者擦身并持续扇风,也可用冷水淋湿的毛巾或冰袋、冰块放在患者头部、颈部、腋窝或大腿根部腹股沟处等大动脉血管部位,帮助患者散热。

补。快速补液。如中暑者清醒,没有恶心呕吐,可喂其喝淡盐水或运动饮料,也可服用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有条件的,可现场快速静脉输液,首选生理盐水或林格液,用4摄氏度的更好,既有降温作用,也可适当扩充容量。但开始输液速度宜慢,以免引起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据央视新闻


上一篇: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下调
下一篇:亚运会火种采集仪式今日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