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头版

下一版>

日期:[2018年12月17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1]

落实“突破菏泽”的生动实践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现场观摩随记
在奋进中发展,在变革中前行。
   9月6日,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突破菏泽、鲁西崛起的若干意见》,我市迎来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11月8日,我市召开动员大会,我们倍加珍惜政策机遇,踏石留印狠抓落实,全力推动“突破菏泽”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
   寒风瑟瑟的冬日,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依然蹄疾步稳。12月12日至14日,市委书记孙爱军,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平等市领导与各县区、市直部门负责人,冒着严寒,深入全市各县区重点项目现场,进企业、下车间,走工地、看项目,谈创新、话发展,现场观摩了11个县区的66个重点项目。
   年终岁尾,三天的经济社会发展现场观摩,既实事求是地检阅了全市今年各项工作进展情况,也客观公正地展现了各县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所到之处,一幅幅新旧动能转换的壮丽画卷映入眼帘,一个个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强势崛起……
   观摩中,大家边看边议、边学边思,达到了相互学习借鉴、增强工作干劲的目的,激发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双招双引”和高质量发展的干劲。
   补短板、塑优势、提质效、增潜能。改变,从新项目开始。一个个建成投产或建设之中的大项目、好项目令人应接不暇,正聚集能量,为我市加快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后劲,成为落实“突破菏泽”的生动实践。
  创新驱动引领新旧动能转换
   自动化生产线正在运行,用工量减少50%,生产效率却能提升一倍。
   在郓城县百帝气动年产100万套气动元件项目机器人工作站,自动化生产线由机器代替人工,实现从“加工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变。该公司主要产品涵盖精密机床、医疗器械等10个领域160种产品,依托山东大学的技术支撑,立足于高端产品的研发生产。下一步,该公司还将打造无人工厂。
   一个好项目,就是未来新的增长点。传统落后过剩产能逐步淘汰或转型升级,新动能正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我市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让传统产业注入“高新基因”,竞争力大幅提升,点燃高质量发展的“智能”引擎。
   鄄城县劳特巴赫(菏泽)啤酒项目,前身是鄄城县亘古泉啤酒厂,因种种原因,企业一度陷入停顿。通过公司改制,新建生产车间,与八星级啤酒生产商力格勒公司深入合作,聘请德国顶级酿造专家团队提供技术支持,生产高端啤酒,产品远销俄罗斯、老挝、菲律宾等国家。今年已完成销售收入1.3亿元,真正实现了“老树发新芽”,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拉长产业链条推动集群发展
   巨野县天运新能源三元前驱体项目,属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正在进行试生产。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项目全部投产后,年可生产35000吨三元前驱体。而这些产品,也成为市开发区两家企业的生产原材料,与市开发区的乾运高科新材料、玉皇新能源锂电池等企业形成配套,延伸了产业链条。
   正在建设的定陶区复星医药抗生素智能生产基地项目,是山东省首届儒商大会签约项目,生产技术国内领先,主导产品销售可覆盖全国所用省份,是对生物医药产业链条很好的延伸。
   产业集群发展既是区域竞争的优势所在,也是产业竞争的内在必然。只有抱团取暖、集群式发展,才能形成主导产业,才能增强竞争力。
   东明县高端化工项目优势突出,中信国安化工项目,属于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三五”期间重点突破的重大核心关键技术,项目建成后将打破国外技术壁垒,产品将全部替代进口。同时,该项目节能环保技术领先,创造了同类装置综合能耗最低的世界纪录。瑞华新材料项目,进一步延伸了中信国安化工现有产业链条,并为下一步继续延伸产业链打下了基础。
   上项目不再“捡进篮子都是菜”,而是立足于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升级。各县区更加注重园区建设,产业园区化成效显著,产业园区凸显集聚效应。
  持之以恒打造教育高地
   哪怕只上一个项目,也要加快学校建设;哪怕只进一名财政供养人员,也要留给教师;哪怕只有一元投入,也要花在孩子们身上。
   牡丹区金沙江小学位于棚改项目内,之前全部为民房住宅,通过棚改拆迁腾出土地建设,建成投用后可新增小学学位2160个。
   为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各县区抢抓棚改机遇,加大城区中小学建设力度,下气力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今年,牡丹区投资10亿元,新建、改扩建城区中小学11所,目前,有9所学校秋季开学时已投入使用,2所正在紧张建设当中,年底前可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全区城区中小学平均班额降到55人以下,消除了超大班额现象。
   东明县开发区学校,是一所“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九年一贯制现代化学校,设小学部、初中部各36个班,可提供学位3420个。目前,一期工程2栋教学楼、1栋综合楼、2栋标准化学生公寓楼、1栋高规格餐厅已投入使用,同时建成了现代化标准运动场、标准化篮球场。
   学校秉承“让教育充满爱”的办学宗旨,融合先进教育理念,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每个教室都配有电脑、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设备,所有配套设施设备均达到一流标准。
   我市持之以恒优先发展教育,新增财力优先保障教育,努力把菏泽打造成为辐射周边的教育高地。
  惠民棚改筑就民生暖巢
   一处处塔吊林立的棚改建设场面,寄托着群众对安居乐业的美好憧憬;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奏响群众安居乐业梦想照进现实的乐章。
   隆冬时节,菏泽高新区湖畔欣苑棚改项目内,8栋安置楼12万平方米已经完成选房交钥匙,群众陆续开始装修新房。剩余安置房也将于年底前完成分配,通过棚改,群众可在新房度过幸福祥和的春节。
   改善民生无止境,让群众过上幸福生活,菏泽的脚步从未停歇。我市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加大对社会事业项目建设的投入力度,打造了一批惠民项目,让发展更具温度。
   市开发区桂林路片区棚改项目涉及居民2981户,通过棚改,该项目内新建2所小学、1所中学,打通了桂林路、振兴路、八一路、永昌路、康庄路5条断头路。新建高品质住宅片区,整体面貌焕然一新,道路、商业、学校等各种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功能更加合理,营造出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一个电话尽享细致周到的物业服务,不出小区即可满足一站式购物医疗需求,身处寒冬依然享受春天般温暖的贴心服务。通过棚改,越来越多的群众即将告别简陋的旧屋,搬进宽敞明亮的新居。告别“忧居”生活,实现“宜居”梦想。百姓的生活好了,心气顺了,笑容多了。
   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棚改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打造“本地人留恋、外乡人向往”的区域中心城市,真正让群众享受到惠民工程带来的发展红利。
   行而思,观而悟,推而行。观摩中,大家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议。见证了各县区竞相上项目、求发展的良好态势,亲身感受了高质量发展的激情与活力,也在互比互学中看到了差距,得到了启发。
   三天紧凑的行程过后,大家纷纷表示,观摩让各县区之间比出了压力,也增强了干事创业的责任,下一步将鼓足干劲,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全力推动“突破菏泽”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乘势而上,奋楫扬帆。
   项目提质增效推动高质量发展,我市将努力在经济综合实力上实现突破,在重大基础设施上实现突破,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上实现突破,在乡村振兴上实现突破,在群众生活条件上实现突破,确保如期实现“突破菏泽”目标,早日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后来居上”的殷切期望变成美好现实。      记者 张 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