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日报20190912期 第A4版:时事新闻

第A4版:时事新闻

<上一版

日期:[2019年09月12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4]

你的名字,刻满城市的印记

(上接第1版)
   此时溪谷的流水,已经退去吞噬生命的凶猛,小溪潺潺,波澜不惊。队员们有很多话,要跟曾经的战友诉说。
   “尹起贺,我们来看你了,我们来看你了……”在首先到达发现许挺秀的地点,那锐抬头高喊着,然后俯下身和队友拿起一旁的碎石,将小石堆固定好。
   “以后每年都会来这里看一下,也会回曹县,一定的。”王长福拿出准备好的酒,放在石堆旁,“许挺秀平时会喝点酒,尹起贺烟酒都不沾,就放到你这里吧。”
   和逝去的队友几句寒暄过后,那锐转身哽咽。过了一会儿,她有一句没一句地说起尹起贺,护送骨灰回曹县时,他的姐姐曾说过,在读大学的时候尹起贺一个月只花六十块钱。到了深圳上班,平时也从不讲究吃穿,对谁都很好。
   最后发现尹起贺,是在水潭里,他的头盔已经破裂。队友们拿来一个新的,放在一旁堆砌的石堆上,还有现场遗留的随身装备。
   “家里还有姐姐弟弟照顾,你喜欢玩潜水这里有水潭,喜欢绳索这里有悬崖,风水宝地,贝老师安息吧。”队友李丹说。他们之间互相称呼在队里的注册ID,尹起贺的ID是佳贝,队友都称他贝老师,有什么事情都乐意找他,有事情他也总是冲在前面。
   离开这里时,几名同行媒体人,找到一块合适的石头,用尖尖的石块刻上尹起贺的名字。
   没有救援任务,他们过来看看逝去的队友,进山后并没有带头盔、手套。下山的时候,那锐突然扭过头和队友说道:起贺在,一定会埋怨我们的,你们的头盔呢?手套呢?一点都不规范。
   “选择留在最后,是尹起贺一贯的风格。大伙儿把他们俩的遗体抬出溪谷,来到大路上,抬头发现天边出现两道彩虹。”说着,队友杨秋莹拿出手机,给大伙儿看当时的照片。
  就像天使,从天而至
   参与救援的另一名队友彭建洪说,这是救援过程中最危险的一次。因为下雨,他们知道山洪一定会来,可谁也说不准是什么时候。
   “干活了,干活了。”8月24日晚,接到救援消息时,尹起贺他们正在吃晚饭,简单扒拉几口,便带着装备开始上路。高速路上,雨越下越大。
   “尝试一下这条溪谷。”是这只探险队最初的想法。本来准备当天去当天回,17时许,一名女队员摔落水潭,大家都不敢动了。“万幸下面是水潭。”被困人员陈代波说,“下撤过程中,一名队友身体一滑,从20多米的悬崖直接滑下来掉入水潭,伤势严重,身体多处骨折。”
   雨下个不停,溪谷的岩壁异常湿滑,被困人员找不到落脚地方,不敢再下撤,只能退回去等待。他们开始报警,拨打各种救援电话,信息拐了个弯,传到尹起贺他们那儿。
   车开到山脚下,徒步从溪谷溯溪而上,沿着“驴友”白天的路线,尹起贺他们重走了一遍。
   黑夜中白马山,电闪雷鸣,风雨交加。陈代波说,尹起贺他们是最早到达的救援队伍,恐惧和绝望的状态下,突然发现下面有点点微光照上来。就像天使,从天而至。
   此时已至凌晨,他们焦急等待了7小时。“有的被困人员精神已经崩溃。”陈代波说。他们心里清楚,这种地方一般人上不来,肯定是专业队伍,希望的曙光,瞬间照亮漆黑的溪谷。
   与被困人员汇合后,尹起贺以最快的速度搭建起绳索系统,首先转移伤员,把伤者抬进卷式担架,利用绳索构建的通道下撤,送往山下救治。
   “那天起贺背了两条救援绳索,一条50米,近20斤重。”那锐说。从受伤“驴友”水潭处往下,还有三个悬崖,救援中他们依次称为第一、第二、第三悬崖。安全撤离溪谷,需要通过尹起贺架设的绳索,一步步艰难离开。
   “被困多时,我们心里很慌乱,都想着快点撤离。尹起贺一直在鼓励,教我们用绳索,很耐心,一直很平和。”陈代波说。
   彭建洪清楚地记得,25日凌晨,爬到第三悬崖时,尹起贺说了句:今天有点累。白天在太阳下训练,暴晒一天,晚上进入溪谷后开始淋雨,身上全是湿的,大家都觉得不舒服。彭建洪最后见到尹起贺,是25日6时左右,他分析遇到山洪时,应该是在25日10时至10时30分之间。
   “我们的命是他们给的,他们像天使一样。山洪来得早一点,也许我们就没了。”说起救命恩人,陈代波有些激动,“遇到尹起贺他们挺身而出,我们很幸运,没有他们,我不可能还有机会在蓝天下接受采访。”
   伤员被安全转移后,被困崖顶的其他人员,利用绳索系统,开始有序下撤,尹起贺搭建的三条绳索系统还剩两条,这就是所有人的生命线。
   救援时,脱险者为他们拍摄的最后一张照片显示,溯溪路途异常险峻,在第三悬崖位置,尹起贺在上方、许挺秀在中段,挨个护送“驴友”沿救援人员设置的绳索下撤。
   郑元琴是最后一名撤离的被困人员:“尹起贺给我穿上保护套,教我用锁扣,但我不会用。那个锁扣经常卡住,要掌握它的度,然后才能够放松往下走。”
   尹起贺一直对她说,你做得很好,你做得比我第一次做得还好。
   此时连夜的暴雨已经使得山涧水量迅速增加,溪水变得浑浊,眼看山洪将至。尹起贺和许挺秀临危不惧,果断让被困人员先行撤离,所有人安全撤离险境,除了他俩。
   救援需要有人收尾,需要把所有人全部撤出来,这次救援才算成功。“山洪的到来就是一瞬间,很快,快到来不及躲避。”王长福说。如果那天把所有救援力量放在伤员身上,后果不堪设想。
  基因里的仁义
   有人说,在深圳这座快节奏的城市活着,只有在周末才有一点生活的感觉。而尹起贺把帮助别人作为自己生活的一大块,乃至全部。
   工作上进,别人求助责无旁贷……是公司领导同事对他的一致评价。
   6日上午,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在尹起贺供职的深圳市独尊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他的工位还被留着,已打扫干净,电脑主机上贴着印有他名字的标签。
   如今坐在尹起贺工位旁边的,是一位和他素未谋面的同事,尹起贺出事后,李瑞平才来到公司上班。这位曾经的媒体人,在参加完尹起贺和许挺秀遗体告别仪式后,他写下《白马英雄远去,南粤无限哀思》的文章,以示悼念。
   “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英雄已经远去,大爱行为值得华夏儿女敬仰。多少年后,尹起贺的名字和他所代表的精神,可能就是你们菏泽这座城市的标签。”说这些话时,李瑞平的情绪有些激动。
   “救人一命,即是救全世界。”尹起贺用舍生取义的英雄壮举,用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印证着菏泽人基因下的仁义。
   蓝天下的梦还在继续,英雄一路走好!
  短评
   救援英雄 时代楷模
   生亦何然,死亦何妨。
   1944年,毛泽东主席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为了陌生人的安危,顶在最危险的地方,牺牲自己挽救别人,正是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更是人性光辉写照。尹起贺所在救援队的救援行为全部免费,救援设备自备,7年的时间里,他参与的救援行动、交流演练等活动数不胜数,累计服务时间近万小时,山野搜索、水域搜索、绳索等技术都是佼佼者。
   营救他人置个人生死于不顾,无私无畏的灵魂必定让无数人为之感动。大勇大爱是为仁,舍身忘我是为义。在这片英雄辈出的热土,尹起贺代表着菏泽人骨子里的特质,见义勇为的善举,无愧于时代楷模的称号。
   个人生死面前,临危不惧挺身而出,绝不是一时逞强,源于道德的力量,需要长期的修养和积淀。救援英雄尹起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他对人生的高尚追求,谱写了一曲新时代英雄的赞歌。
   社会发展离不开正义的精神,离不开榜样的力量,每一个榜样都是火种,凝聚成伟大的民族精神。正是许多人默默遵循着正义的精神,书写一个个动人场景,道出人间的至善大爱。
   “在短暂的一生中,我能做什么,我为了什么,我做了什么,我应该做吗?”尹起贺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答案。
   英雄,并未走远。他是正能量的化身,是菏泽优秀儿女的代表,更是菏泽人民的骄傲。
   向不顾个人安危的救援英雄致敬!
  张 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