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看菏泽要闻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8年06月12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2]

青岛上合峰会菏泽元素真不少

成武包楞调、鲁西南织锦、东明粮画、曹州堆绣纷纷亮相
本报讯(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艳粉) 昨日,牡丹晚报报道了巨野巨幅工笔牡丹画、菏泽面塑亮相上合峰会的消息,受到读者关注。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深入采访了解到,除了这些,青岛上合峰会上的菏泽元素还有很多,灯光焰火艺术表演中的成武《包楞调》、非遗展上的东明粮画、请柬上的鲁西南织锦和曹州堆绣等也纷纷亮相。
   成武《包楞调》为灯光焰火艺术表演伴奏
   灯光焰火艺术表演是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重要欢迎活动之一,其中第二篇章《齐鲁风韵》的伴奏音乐起初是《沂蒙山小调》,后来是成武《包楞调》。据成武县原文化馆馆长孔祥华介绍,《包楞调》是流行在我市成武县的传统民歌,后被整理、谱曲后广为流传。“《包楞调》的价值就体现在花腔女高音独唱上,我国的民歌一般是欢快舒缓的,而《包楞调》别具一格。”孔祥华说,成武民歌《包楞调》的问世,填补了中国声乐史上民间花腔的空白,打破了国外音乐界认为只有欧美才有民间花腔的论断。
   昨日,孔祥华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1962年10月,成武县文化馆干部魏传经在该县大田集乡(现大田集镇)小程楼村采集民歌时发现包楞调。当时,魏传经由于记谱能力有限,就找到成武一中音乐教师孙啸天一同记谱。1963年由魏传经改写填词、孙啸天记谱的《包楞调》整理完成,发表在中国音乐界权威杂志——《歌曲》第四期上。1964年5月,山东省歌舞团著名演员张瑛在 《上海之春》音乐会上演唱 《包楞调》,效果极佳,被学术界誉为“中国民间的花腔女高音独唱曲”。1980年,王音旋教授带领彭丽媛参加全国民间民族唱法会演,演唱了《包楞调》。1982年,彭丽媛将《包楞调》带上央视春晚,逐渐被全国观众熟悉。后来,该曲目被改编成合唱歌曲、筝曲、二胡曲、钢琴曲、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又先后被评为市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明粮画参加青岛上合峰会非遗展演
   今年39岁的韩国瑞是东明粮画技艺传承人。借助一粒粒粮食,以孔子、泰山、黄河为元素的“山东印象”在韩国瑞的手下被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为了迎接上合峰会,他还特意创作了粮画作品“花开富贵”,寓意国家繁荣昌盛、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我从7岁开始学习粮画,到现在已经30多年了。”韩国瑞说,他曾经带着粮画技艺参加过意大利米兰博览会,现在能在家门口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到特别自豪。
   “这是一个青岛上合的合体字。红色的两个字是用红高粱做的,寓意红红火火,步步高升;绿色的是用绿豆做的,寓意绿色环保,粮食安全;圆圈用的是黄豆瓣,祝福上合峰会成就辉煌,圆满成功。”韩国瑞通过微信向记者展示了一副作品。韩国瑞介绍,东明粮画在青岛上合峰会非遗展演中深受国际友人喜爱,不少国际友人现场体验粮画制作。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解到,本届上合峰会的请柬设计上还选取了鲁西南织锦、曹州堆绣等菏泽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