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览九州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8年09月26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4]

探寻温州人文之美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赵德高
   浙江省温州市,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繁荣的小商品市场,改革开放最活跃的前沿阵地。然而,这座被雁荡山脉环抱着的城市,却同时还拥有着意想不到的人文之美。9月19日至9月21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和来自北京晚报、新民晚报、今晚报、羊城晚报、钱江晚报、深圳晚报等全国知名晚报的文化记者齐聚温州,开启中国晚报协会文化之旅,探访民营之都,用文字还原一个充满底蕴的文化温州。
   人文美:探访名人故居,感受红色文化
   好山好水养育名人才子。曾任上海复旦大学校长的著名数学家、教育家苏步青就出生在温州市平阳县腾蛟镇。背靠卧牛山,一座五开间的木质小屋矗立在溪边,既有农家的质朴,又不乏雅致书香,这便是苏步青的故居。不远处,苏步青励志教育馆内,苏老先生的遗物与多媒体技术结合,带着人们穿越时空。从调皮的田间放牛娃到留日归国的数学天才,一个个趣闻轶事串联起这位教育家的一生。
   在中共浙江省一大会址,简陋的主席台上一盏透出光明的煤油灯,十几条长板凳依次排列,严峻时局下党代表们热情探讨民族前途命运的场景似乎就在眼前。平阳县山门镇凤岭山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园,是1938年3月粟裕率挺进师出发的地方,如今这里有立着一块粟裕碑,上面还放着一束鲜花。在纪念园的陈列馆里,陈列了许多革命先辈的贴身之物,有枪、书籍、衣物、鞋子。让记者们仿佛又“穿越”到当年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体会到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深刻感受到温州的红色文化的厚重。
  生活美:建设美丽乡村,引领文明新风
   经济发展之外,温州正孕育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逐步成为重要的文化阵地,让这座江南名城更具魅力。9月20日,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们先后探访了平阳县鳌江镇厚垟村、平阳县昆阳镇雅山村、平阳县昆阳镇鸣山村,纷纷赞叹这里村美、堂美、人美,整个村就像一幅画,文化礼堂又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厚垟村的“国艺艺术馆”面积虽然不大,墙上却挂满了名家墨宝,山水、花鸟、人物应有尽有;鸣山村的文化礼堂里总能听见村民们婉转嘹亮的山歌;雅山村在去年的中秋晚会中引入了网络直播,短短两小时的演出就吸引了15万人的观看。
   温州的人文之美也体现在乡村的日常生活里。乐清市淡溪镇寺西村的家宴服务中心,这是乐清市第一个村级家宴中心,也是全省首个可视农村家宴服务中心。二楼厨房,三楼是500多平方米宽敞明亮的“大厅”,墙面上的高清摄像头和显示屏,将原料清洗区、烹饪区、餐具消毒区等关键区域和工作流程进行展示。
   温州近日出台的 《移风易俗改革攻坚年行动方案》提出,将以文化礼堂为依托,建立农村家宴服务中心,推进移风易俗。而今年,乐清打造50个村级家宴中心,同时通过规范化、制度化的建设,保障农村集体聚餐的食品安全。在“减”老百姓的花费同时,又让家宴办得热闹。
  经济美:多元开发和传承,成乡村经济典型
   位于乐清市大荆下山头村的乐清大荆田园综合体项目是温州市政府公布的首批5个市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之一。
   大荆田园综合体总建设面积达2000亩,主要包括铁皮石斛的种植、加工、研发、采摘,以及山上的百果园和生态旅游观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目前,200亩铁皮石斛种植核心区、600亩水果种植基地已完成建设。去年,浙江省铁皮石斛种质资源库也落户到该村,现已收集样本300多份。由台湾知名团队设计的“铁定溜溜”亲子游乐园,已经开始施工,园区内会建一座88米高的地标性溜溜,园区内通过环村公路,将串联10大景点,如农耕博物馆、石斛体验馆、酒文化博物馆等。
   勤劳聪慧的温州人不只继承了民族精神,还创造了瑰丽的民间艺术。在温州乐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比比皆是。“浙江三雕”之一的乐清黄杨木雕声名也远播海外,大到等身仕女像,小到拳头大小的摆件,乐清人都能在黄杨木上刻画地栩栩如生。包括细纹刻纸和黄杨木雕在内,乐清共有5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19个项目列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有6人,省级25人;温州市级以上非遗传承基地有30个。
   中国晚协文化新闻分会会长、新民晚报文艺评论评审组组长张晓然表示,通过这一次的活动,对温州有了新了认识,感受到了温州的人杰地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他的话代表了采风团成员的所有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