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菏泽日报 -- 版次:[新闻●广告]

寻路井冈

五百里井冈山,因为一个历史性的抉择,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

两年零四个月时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提出,对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作出回答。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在井冈山采访,重温峥嵘岁月,很多人都谈到“道路”这个关键词。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全党同志必须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

井冈巍巍,征途漫漫。

中国革命这条独特的道路是怎样开辟的?从井冈山点燃的星星之火,何以形成燎原之势?是什么力量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走向胜利?到此追寻,历史引人深思、给人启迪。

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本本”上没有的新路

到江西吉安井冈山市,出机场经莆炎高速,一路向西南行驶,山路盘旋,满目苍翠,一个多小时车程,就可来到茨坪。

1927年10月27日,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到达井冈山上的茨坪,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8年2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

上山之前,秋收起义受挫,毛泽东主张放弃攻打长沙,起义军向南转移。在莽莽深山中连日战斗,部队缺乏弹药,没有给养,指战员伤病残增多。当时,何挺颖任党代表的连队党员多,注重发挥党员作用,基本没有逃兵。这引起了毛泽东的思考。

部队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后,保留下来不足千人,前委决定进行改编,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党的支部建在连上,班、排有小组,营、团建党委。

三湾改编纪念馆里,有一处展陈引人注目。一面斑驳的墙上,标语很是醒目:“军队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 三湾改编,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是把工农革命军建设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毛泽东在率领起义军南下途中,经过调查研究,选定井冈山地区作为部队的立足点。行军的战士们也许没有意识到,他们站在了一个历史的转折点上。

大革命失败,形势急转直下,在攻打中心城市接连受挫后,革命陷入低潮。成立仅仅6年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革命的道路怎么走?没有现成的答案。

“面对各方压力,毛泽东把队伍带上井冈山,探索出一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新路。”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研究馆员饶道良说。

起义军在井冈山站住了脚,工农武装割据、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事实表明,井冈山道路是任何“本本”上所没有的新思想、新结论,是一条崭新的道路。

没有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精神和勇气,就无法冲破障碍

茅坪八角楼,一栋土砖结构的两层楼房。阁楼书桌上,竹节油灯、砚台按原样摆设,质朴静谧,仿佛一篇文稿刚刚在这里挥毫写就。

八角楼上的灯光,见证着毛泽东对革命道路的深邃思考。

井冈山道路的开辟、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这种奇事的发生”,是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艰难求索的结果。

队伍刚上井冈山的时候,就有人提出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问题。毛泽东后来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就此分析说,“因为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不答复中国革命根据地和中国红军能否存在和发展的问题,我们就不能前进一步。”

1928年5月20日,在八角楼旁边的谢公祠里,毛泽东主持召开了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们从老乡家借来门板,垫上几块砖石就是座位席,他们急切想要听到一个解答。

会议总结了井冈山根据地创建以来的经验,直面疑问,明确指出革命根据地和红军能够长期存在并发展。

今天重读毛泽东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可以想象当年的人们听到演讲、读到文字时的振奋,可以感受真理的光辉穿越时空,烛照来路。

这些文稿,根据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特点,论证了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并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井冈山道路的开创,既充满了对敌斗争的考验,也有和革命队伍内部思想路线的纷争。没有正确思想路线的形成,没有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精神和勇气,是无法冲破障碍的。”井冈山党史研究专家陈钢说。

廓清迷雾,方才有“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定力。

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之后,井冈山根据地的割据局面出现了新的转机,红色区域迅速扩大,革命政权日益巩固。


上一篇:定陶区:健全“引育用留”机制 构筑人才高地
下一篇:一大续会之地,为何定在南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