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菏泽日报 -- 版次:[新闻●广告]

提升服务质效 “贷”动乡村振兴

郓城农商银行以支持产业发展为杠杆,通过“输血”激活“造血”功能,靠前服务,提升产业发展脱贫攻坚金融服务质效。近年来,郓城农商银行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带动农民共同致富,在全辖范围内开展脱贫攻坚、“整村授信”、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活动。利用金融“活水”扶持当地产业调整,培育品牌,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加大乡村振兴力度,以产业发展带动全面振兴,金融赋能乡村振兴与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不断提升群众的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让群众在乡村振兴中得到实惠、看到希望,助力乡村走出一条强村富民之路。

截至目前,郓城农商银行各项存款余额达335.5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60.83亿元,累计发放乡村振兴贷款8.29亿元。

夯实组织基础 党建引领凝聚合力

为全面做好乡村振兴工作,郓城农商银行强化组织保障,该行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董事长任组长的服务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制定乡村振兴实施方案,设立服务乡村振兴办公室,组织各支行深入乡村、主动服务,切实发挥金融主力军作用。

选派挂职干部。与县委组织部结合,选派4名班子成员挂职县政府科局副局长,24名中层正职挂职乡镇、街道办事处副镇长(副主任),制定挂职干部考核办法,每月向当地党委政府做书面汇报,全面参与地方党委政府在乡村振兴方面的工作。

开展党建共建。坚持“一个支行就是一个支部,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的原则,由各支部与乡镇、村委、企业开展党建共建,深入推进整村授信、网格化营销、普惠金融进乡村等共建活动,截至目前,已开展共建活动126次,有效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聚焦产业发展 “农字号”产业有奔头

近日,记者来到郓城县程屯镇唐庙村,养殖大户张广永正在自家的养殖场指挥工人建造新的厂房。“养牛十几年了,起步的时候就养了十几头,现在存栏300多头了,出栏的牛销往全国各地。今年咱们农商银行给我办理了‘鲁担惠农贷’,政府贴息,我的干劲更大了。”张广永说。“张大哥是村党支部书记,还是远近闻名的‘牛经纪’,在他的带动下,村里不少养殖户都通过养牛过上了好日子。”郓城农商银行肖皮口支行行长赵凤良说。

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以来,郓城农商银行各支行积极与镇党委、镇政府汇报,征得大力支持,发挥挂职副镇长职能,主动与镇直部门结合,搞好宣传营销,推出“教师贷”“军人贷”“装修贷”等贷款种类;采取“党建共建+整存授信+四张清单”3+模式,实现数据共享共联,在各行政村党支部的协助下,“四张清单”集中对接活动全面有序铺开,并实行“网格化管理、现场采集、随机授信、周转使用”的信贷管理方式,对涉农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种植户、养殖户、农户等有资金实力、信誉良好的客户,线上线下同步运行,简化贷款程序,优惠贷款利率,极力推广“信e贷”“鲁农担贷款”“复工复产贷”“返乡创业贷”等适销对路的贷款种类。特别是针对兴起的网商电子销售行业,郓城农商银行创新开发了“网商易贷”信贷品种,更引起人们的热切关注。

普惠基础金融 致富奔康加速度

为全面做好普惠金融,郓城农商银行打造客户最贴心的零售银行,不断拓宽获客渠道,简化贷款程序,通过96588电话受理平台,所有村庄全覆盖宣传,严格落实限时办结制度,实现“打个电话就能办贷”。截至目前,累计共接听电话47016通,受理贷款32269户、成功发放贷款23236户,金额38.41亿元。打造客户营销模式。研发社会化营销平台,借助微信公众号打造客户拓展客户的营销模式,宣传推广各项业务,通过客户转介客户实现人人成为农商银行营销员。

同时,延伸服务触角,提升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水平。郓城农商银行布放农民自助终端340台、ATM等190台,购置移动银行车,依托党建共建,为村民提供走村串户式的金融服务,实现金融机具覆盖各个村庄、社区。

做好各类补贴的发放工作。郓城农商银行设立补贴专柜,优先办理各类补贴支取业务,加班加点,确保粮食直补、低保金、新农村养老保险等各项补贴迅速、准确地发放到居民手中,做到让群众满意,让政府放心,让老百姓及时享受到各项政府惠民政策。同时,郓城农商银行作为服务地方的金融机构,疫情发生以来,银行上下迅速行动、密切协作,把员工及客户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提前配足防疫物资,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广大干部职工主动捐款捐物,各基层支行主动对接乡镇政府、社区部门,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文/图 记者 杨飞 通讯员 吴秀梅 冯为国


上一篇:远离金融诈骗 普及金融知识
下一篇:郓城农商银行:聚焦民营企业 服务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