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菏泽日报 -- 版次:[新闻●广告]

人生导师

又到清明节,我特别思念去世十几年的爷爷,也格外牵挂瘫痪多年的外公,两位至亲至爱的老人曾是我人生的导师,他们对党无限忠诚的精神一直流淌在我的血液之中。

爷爷是中国行政级别最低、且无工资报酬的生产队长,但从我记事起,爷爷就是一位弯腰驼背的老人。他给我讲过许多故事,其中包含着他的亲身经历。1947年,刘邓大军过黄河。爷爷那年20岁,家住黄河南岸,地形熟悉,水性又好,他划着小木船,从北岸到南岸,在滚滚洪流中来来往往,担起了运送战士们夜渡黄河的重任。1948年,淮海战役。爷爷离家南下,推着独轮车运送物资,加入了百万民工支援前线的行列。途中遇险,老蒋炮火的弹片在爷爷的肩上、背上留下了几处伤疤,赫然在目。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人民公社,爷爷成了第一任生产队长。天刚蒙蒙亮,爷爷拉起手中的长绳,大树上的铁铃便准时响起,接着总能听到爷爷嘹亮的吆喝:“上晌了,下地了;上晌了,下地了……”麦收刚过,爷爷就带着社员们去公社粮所交公粮,保质保量并超额完成任务,因此,常常受到公社书记的大会表扬。“大跃进”时期,生产队实行大锅饭,家家户户缺吃少穿,爷爷从没有以权谋私,从没有往家偷偷拿过集体的一粒粮食,堂堂的一队之长不知顾家,成了全村有名的贫困户。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土地承包到户,爷爷的生产队长也随着时代改革的浪潮画上了句号。但此时的爷爷,贫病缠身,日渐衰老,2004年的初春,爷爷与世长辞,融入了他一生挥洒汗水和心血的土地。弥留之际,爷爷对我父亲说:“照顾好小孩……”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语,饱含了他对家人的无限牵挂和深深歉疚。爷爷的一生,心中装着他人,装着百姓,装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义务!

外公的身份是一名真正的国家干部,曾任供销社的人事股长,红火一时,令人羡慕。年轻时的外公,响应党的号召,应征入伍。1950年,外公和他的战友们一起跨过鸭绿江,奔赴抗美援朝的战场。复原后,外公被分配到供销社,当上了人事股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供销社收购皮棉,结果常常亏损,细心的外公明察暗访,终于发现了端倪,有人用假单据冒领公款。揪出害群之马后,外公的官也当到头了,被借故免去了职务,因为犯罪分子身后有“背景”。不久,供销社制度改革,外公下岗回家,没有工资,生活艰难,但他从来没有拿战场立功向政府开口,要这要那,宁愿风里来雨里去,去乡村集市卖菜。六年前,外公突患脑梗,瘫痪在床,无情的病魔使他不能站立行走,不能开口讲话。可怜的外公啊,昔日的战场上,他曾与入侵之敌生死相搏;日常的工作中,他曾因坚守党性原则为国家挽回了重大损失!

1980年,父亲考上了师范,当上了老师,实现了爷爷的心愿——为国家多多培养人才。我从小就不喜欢当老师,认为当一个“孩子王”有啥出息。2008年,我参加高考,外公偏偏建议我报考师范学校,他说:“人,不能光想着自己……”是啊,人要有信仰和追求,要有责任和担当;国家建设需要大批有思想、有觉悟、有文化、有素质的人才,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感到无上的光荣。

“照顾好小孩”“不能光想着自己”,成了我人生的座右铭。如今,每当我们班的学生考了全区第一,每当我拿到模范教师荣誉证书,不知九泉之下的爷爷是否为我高兴,但我分明看到,每当我将这些小小的成绩告诉话不能语的外公的时候,他的脸上总是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上一篇:莫忘“来处”
下一篇:奶奶的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