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菏泽日报 -- 版次:[新闻●广告]

改革攻坚求突破 后来居上看菏泽

本报讯 (记者 胡德光)11月26日,全市重点改革任务攻坚突破新闻发布会召开,邀请市委政研室(改革办)、市工信局、市民政局、市卫健委、市国资委负责同志介绍我市全面深化改革总体进展情况及有关重点改革任务攻坚突破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改革与发展深度融合,为菏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2亿元、增长10.1%,增速分别高于全省、全国0.2和0.3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6%、全省第1。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3%、14.1%,“社零额”增长22.1%、规上工业营业收入、技改投资分别增长33.8%和33.7%,这6项指标增速均居全省第1,改革红利持续释放。

已基本完成50项年度改革任务。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改革办副主任赵桦表示,我市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和省委改革工作要求,健全完善定期会商改革机制、市级领导干部领衔推进改革机制、督导考核机制,改革步伐更加坚定。市委深改委始终坚持全面推进、积厚成势,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谋划推动各领域改革,深入实施重点产业“链长制”,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化解金融风险,改革成效更加显著。截至目前,110项年度改革任务,已基本完成50项,其余均严格按照时序推进。此外,我市还深入开展改革典型培育工程,建立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创新性实事项目库;持续擦亮菏泽改革品牌,创造了14项走在全国前列的改革创新经验。

“链长制”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马心果介绍说,经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链长制”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今年1-10月份,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9%,居全省第2位。1-9月份,生物医药、高端化工、机电设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等产业营业收入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36%、12%、89.3%、38.4%、31.8%和37.8%。重点项目加快推进,特别是生物医药和高端化工两个核心产业项目密集实施、陆续投产达效、效益逐步凸显,形成了强劲的经济增长引擎。

国企改革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今年以来,市国资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抓改革增动力、抓主业增优势、抓管理补短板、严监管增效益,国企改革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李晖表示,截至10月末,14户市属企业资产总额1480.2亿元、净资产总额677.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4.4%、209.6%,营业总收入159.55亿元,同比增长67.82%,累计实现利润2.53亿元,上交税费总额13.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6.64%、57.42%。

率先实现分散供养人员专业照护全市覆盖。2019年以来,市民政局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由专业照护机构为全市4万余名分散供养人员提供社会化照护服务,有效破解了分散供养照护难题。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贤峰介绍说,各县区择优签约了15家服务机构,市民政局设计了“我菏你”服务标识作为统一标识。由服务机构招收1067名服务人员组建护理服务团队,为4万余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提供生活照料、环境卫生、心理慰藉等社会化服务,真正做到了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平日有人照应、生病有人看护”,切实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积极创建国家级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市卫健委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王体禹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创建国家级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决策部署,实施中医药“发展保障工程”,在二级及以上政府办医疗机构推行“中医日间病房”医保结算;实施中医药“能力提升工程”,全市中医类医院总数达到22个;实施中医药“特色优势工程”,积极推行综合医院“中医全科化”;实施中医药“人才建设工程”,全市中医类医院先后引进中医类别硕博研究生174人;实施中医药“文化引领工程”,开展伊尹中医药文化挖掘研究;实施中医药“产业升级工程”,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打造规范化专业化的中药材市场,做大做强中医药企业,大力发展医养健康产业。


上一篇:党外人士座谈会召开
下一篇:王磊现场观摩防疫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