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菏泽日报 -- 版次:[新闻●广告]

“疮疤”变风景 “包袱”成财富

9月28日,秋高气爽,走进巨野龙美湿地公园,7500亩错落有致的经济林泛起层层波浪,野鸡在林中漫步,喜鹊在垂柳间穿梭;大片的蒲草、芦苇在2000亩的湿地中摇曳。鸟瞰2000亩的湖泊,波光粼粼,水面上野鸭成群,水鸟结队盘旋在上空……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为这片曾经的“生态包袱”注入了生机,绘就了一幅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互利共生的绿色画卷。

作为典型的煤矿采空区,巨野龙美湿地公园曾是国内面积最大的采煤沉陷区,是因地表沉陷、地下水渗出形成的特殊类型湿地。目前湿地公园内沉陷形成东、西两处水面,其中“西湖”已沉陷稳定,“东湖”将继续向东沉陷。生态改造之前,这里基本处于荒芜状态,对当地自然生态造成严重破坏,也使周边城镇发展空间受到严重制约。

为实现万亩采煤洼地变良田池泽,巨野县以矿企为依托,成立了山东龙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累计投入5亿元,用于采煤塌陷地治理和产业化开发,并通过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对接,全面分析塌陷地土壤属性和塌陷程度,编制了塌陷区治理规划。

截至目前,塌陷地修复面积达1.9万亩,相当于两个杭州西湖的水面面积,成为全国矿山修复治理典型之一,是国内面积最大的采煤塌陷修复区。现在湿地公园内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8种,二级保护动物13种,其中鸟类有白尾鹞、红隼、豆雁、绿头鸭、红嘴鸥、大白鹭等50余种,常年在此栖息的达到2万多只。

“在治理过程中,通过精准预测、超前治理、表土剥离、挖深填浅等措施,探索并实践‘土地动态复垦模式’,坚持‘开采、复垦、开发’三同步,整合开发了耕地、湿地、淡水、地热、生物质五大资源。”巨野县林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宋奎告诉记者,“现在,湿地内培育了城市绿化苗木7500亩,养殖莱芜黑猪、鲁西南青山羊等多个地方特色品种,投放了鲤鱼、草鱼等30余万尾。建设两栋智能温室、32栋日光大棚,同时引进种植香蕉、莲雾、百香果等多种热带作物。”

治理过程中,巨野县还创新“公司+公司+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实现劳动力就地转化,聘用搬迁村民为产业工人,参与现代化农业开发建设,直接创造就业岗位1200个,实现农民增收。

龙美生态湿地先后获得国家农业标准化试点项目、国家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国际土地治理先锋单位、山东省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创新工程、万亩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等多项荣誉称号。

昔日采煤塌陷形成的“疮疤”,现在已被打造成了集绿色农业、园林苗圃、循环农业、畜牧养殖等八大产业为一体的集群体,形成了农、林、牧、渔、游循环农业经济链条,实现了地方、企业和农民共赢,促进了地企关系和谐稳定发展,真正把塌陷区这个沉重的“包袱”变成了沉甸甸的财富,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


上一篇:我市接续召开创建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 2021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 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新闻发布会
下一篇:千余株牡丹将于国庆期间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