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牡丹晚报 -- 版次:[新闻●广告]

传齐鲁音韵 铸戏曲精品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孟 欣

山东梆子又名“高调梆子”,唱腔慷慨激昂、高亢健壮,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对演员的要求是全方位的。而在郓城县提起山东梆子,就不得不提冀梅霞,“扮相端庄俊秀,嗓音清脆甜美,人物刻画形象生动。郓城的梆子传承和发展,冀梅霞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功臣’。”这是业内人士对于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团长冀梅霞的评价。

近日,在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见到了冀梅霞,她出身戏曲世家,从小在剧团长大。1981年,年仅10岁的冀梅霞以专业第一的成绩“偷偷”考入戏校学习。1991年,郓城剧团招聘,她顺利通过考试被录取,成为郓城县梆子剧团的一员。回顾39年的戏曲生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常被挂在嘴边的话,在冀梅霞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偷考入戏校,归乡挑大梁

见面伊始,记者注意到冀梅霞的鼻梁上有一道十分明显的伤疤。“这是一次登台演出时,我做一个难度较大的动作时发生了意外,脸着地摔在了地上。” 冀梅霞回忆道,其实何止是鼻梁上,冀梅霞的膝盖、脚掌都因曾经高强度的训练演出受伤,又因事后没有及时治疗和休息落下了后遗症,至今走路久了还会隐隐作痛。

回忆过往,冀梅霞告诉记者:“我的父母都是唱戏的,我又出生在剧院,受父母影响,我从小就爱唱戏。但父母深知唱戏的艰辛,并不希望我从事戏曲这个行业。”1981年,年仅10岁的冀梅霞以专业第一的成绩“偷偷”考入河南清丰戏曲学校学习,主工刀马旦、青衣行当,毕业后分配在河南省清丰剧团工作。

1991年,适逢郓城县文工团(后易名为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招聘,冀梅霞随即报了名,凭借过硬的实力,她一路过关斩将,成为剧团的一员。“郓城是山东梆子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村村打窝班,夜半闻梆声’,每逢庙会、节日或农闲时节,舞台拉开,一唱就是半月二十天。”冀梅霞说。

冀梅霞主演的第一部戏是《青蛇传》,这是郓城县文工团成立后排练的第一部大戏。为了塑造好青蛇形象,冀梅霞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她告诉记者:“青蛇有一个常用动作‘剑入鞘’,为了保证演出时万无一失,我给自己订了任务,每天练习一至两千次,当时脸和手经常砸破,右脚脚腕被砸得发麻,至今没有知觉。”她扮演的青蛇端正俊秀,人物刻画形象生动,得到了观众的认可。1993年,冀梅霞主演的《盘丝洞》参加菏泽地区戏曲汇演,获得一等奖,1994年主演的《一丈青奇缘》获得菏泽地区艺术节一等奖,受到戏曲爱好者的好评和社会的关注。

为了提高艺术素养,2007年12月,冀梅霞拜著名山东梆子表演艺术家丁长岐为师,表演日臻成熟。

双肩担重任,播撒齐鲁音韵

2007年,冀梅霞临危受命,出任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团长。说起当时的形势,冀梅霞记忆犹新:“剧团原本是人人羡慕的好单位,但当时全国演出市场都不太景气,许多地方剧团名存实亡,当时的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也不例外。演员们虽有编制,但没有工资,为了谋生,演员们有的卖菜,有的摆摊,生活非常清苦。”

“事实上,我1999年就在济南组建了自己的剧团,带领20多个演员常年在山西、河北等省演出,非常红火,2006年就赢利3万多元。说实话,让我回来当团长,我很不情愿。”冀梅霞说,但是,她不愿看到昔日的同事纷纷改行,不愿看着山东梆子这张曾经辉煌的地方文化名片黯淡甚至消失,她不顾亲友的劝阻,接下了这块烫手的山竽。

为了让剧团重振雄风,冀梅霞雷厉风行,首先招兵买马,把原来自己培养的优秀演员吸收过来,为剧团增添了新的活力;接下来就是购置戏箱、戏服、舞台道具。“县里对剧团非常支持,拿出5万元资金,为演员配置了最时兴的戏箱和戏服。但这还远远不够,资金不够自己垫,那几年我一直在吃老本,自己原来带团挣的钱全贴上了。”冀梅霞还四处奔波,为演员办理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了调动演员积极性,冀梅霞大胆进行了改革,重组后的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行当齐备、文武俱佳,从演员质量到戏台布置让观众耳目一新。

演员到位了,硬件配齐了,到哪里去演出?“山东梆子在山西、河北、河南等地非常受欢迎,我决定还是走原来的路线。”2008年,冀梅霞带着剧团奔波于长治、晋城、阳城、高平等地的矿区和偏远乡村,风餐露宿,当年,山东梆子唱响了那里的每个村庄。

“我记得那是2009年的冬天,剧团准备去山西长治演出,客车走到一个半山腰,突然刹车失灵,在盘山路上车子颤颤巍巍一直撞到一座小山头才停了下来,演员们都吓出了一身冷汗;还有一次,大雪封了山路,我们被困山头半个月,每次都是步行几公里地到附近百姓家中买米买面,动手烧饭。”冀梅霞告诉记者,付出总有收获,当地老百姓看戏的热情非常高涨,演出结束后,许多观众迟迟不愿离场。曾有一位老太太紧紧拉着冀梅霞的手说:“听了一辈子戏,没听过这么好的,太过瘾了!”

山重水复,山东梆子觅新机


上一篇:防疫复工两手抓 为企业保驾护航
下一篇:“艺”心战疫,共克时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