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牡丹晚报 -- 版次:[新闻●广告]

单父之邑有二贤,善政之道得称颂

在单县闻名遐迩的湖西公园,二贤祠是了解单县人文历史的重要景观,为弘扬享有“单父二贤”美誉的宓子贱、巫马施的执政功德和德政文化,在原二贤祠遗址上重修的。

单县史称单父,春秋时期为鲁国邑名。宓子贱、巫马施皆为春秋末代人,皆是孔子门下弟子,同列“七十二贤”。《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记载,宓子贱、 巫马施历任单父宰,前者鸣琴而治,后者披星戴月,一逸一劳,执政方略截然不同,但施政成绩显著,民众乐业,风气淳朴,深受拥戴。

为纪念这两位贤宰,单父后人修建了二贤祠,并把县衙的“二堂”“三堂”分别命名为“鸣琴堂”“戴星堂”,以懿范垂训后辈,期许世代昌盛。

《吕氏春秋·察贤》也有记载,宓子贱治理单父三年,任贤用能,身不下堂,鸣琴唱和,物阜年丰,其治理方略被称为“鸣琴而治”。由此,“鸣琴而治”成为汉语成语,意指以礼乐教化于民,达到“政简刑清”的统治效果。

不同于宓子贱的施政方略,巫马施相伴星月、夙夜在公、勤于职守、事必躬亲,也把单父治理得很好,颇受百姓称颂。其治理之道被称为“披星戴月”。由此,“披星戴月”也成为汉语成语,意指身披星月、日夜操劳、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任劳任怨。

民间传说,巫马施曾与前任宓子贱谈经论道,宓子贱说:“我之谓任人,子之谓任力;任力者固劳,任人者固佚。逸四肢,全耳目,平心气,而百官以治,义矣。”现代释义为“我的做法是使用人才,你的做法是使用力气。使用力气的人当然劳苦,使用人才的人当然安逸。”巫马施答:“费我心思、劳我筋骨,黎民安然,情有所归,无愧于民,无愧于心,足也。”

一日,孔子对宓子贱说:“尧舜治理天下,致力求贤用能辅佐,而你治理的是单父小邑,有得有失知多少?”宓子贱答:“无失有得也。师教之术得以实行,学问愈长进;薪奉虽不多,可招待亲友,情义愈密切;公务虽繁重,但多有闲暇,身心愈爽快。”孔子点头称许:“施政君子也。”

随着时代变迁,如今施政之道更加顺民心、合民意。善政作为“善文化”的关键一环,单县通过行善政、向善治,不断把高质量发展成果体现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健康单县·善行天下”的发展理念又一次佐证,善政是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重要保障。


上一篇:乡愁吸引游子归巢兴村
下一篇:种植大球盖菇,秸秆变废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