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牡丹晚报 -- 版次:[新闻●广告]

牡丹一二产业深度融合,让种植户吃下“定心丸”

本报讯(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孟 欣) 7月29日9时许,在菏泽市牡丹产业发展中心牵线搭桥、极力促成下,菏泽华瑞油脂有限责任公司与牡丹区福聚牡丹种植专业合作社油用牡丹基地建设合作暨订单收购签约仪式,在牡丹区小留镇邢楼村举行。该举措有效解决了该合作社300余牡丹种植户“销路”受阻、牡丹加工企业难寻优质原材料渠道等“结症”,我市牡丹第一、二产业深度融合进一步得到加强。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根据双方签订的合约,华瑞油脂负责推荐指定优质油用牡丹品种,并支付基地托管费用,福聚牡丹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购买栽种牡丹苗并负责田间管理,经采摘、整理、晾晒合格后的牡丹籽,运送至华瑞油脂工厂。

关于牡丹籽收购价格,由华瑞油脂结合当年当期本地市场行情确定,为该合作社执行的价格为在华瑞油脂对外公布的收购价格基础上上浮10%,且牡丹籽质量标准不变。

在签约现场,福聚牡丹种植专业合作社相关负责人邢李涛表示,合作社成立已经4年,今年正是这1200亩油用牡丹开始大量产籽的第一年。“去年,部分地段也产出了少量牡丹籽,可销路处处受阻。部分沿街串巷的商贩,给出的收购价格远低于社员种植牡丹的成本价,也远低于市场价。但是,我们苦于没有销路,只能‘吃哑巴亏’,这让300余种植户备受打击。”他说。

“年后,正当我们为今年即将丰收的牡丹籽销路发愁时,市牡丹产业发展中心的同志主动找到我们,考察了合作社的种植情况、了解了面临的困境后,积极为我们找来‘下家’,解决了我们心头最大的‘石头’。”邢李涛开心地说。

在邢楼村牡丹种植基地的乡间小道上,70岁的吴松云刚从地里采摘完牡丹籽荚返回。她笑着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俺村因为签了订单,今年牡丹籽收购价格每斤5毛多,让邻村种植户都羡慕得不行,也让那些老想着占俺老百姓便宜的小商贩死了心。这个基地的建成和订单的签约可让俺吃了个大大的‘定心丸’,老百姓不就图个地里有收成吗?”

与此同时,为让百姓的利润最大化,双方还约定了收购标准、收购价格、收购方式等,将对种植户全部透明化公布。

下一步,菏泽市牡丹产业发展中心将积极探索模式、创新思路,寻求更多牡丹种植户销路难题解决方法,稳健推动菏泽牡丹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上一篇:彩带舞龙团舞出精彩“晚霞时光”
下一篇:曹县搭建平台,助力“人才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