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晚报 --
版次:[新闻●广告]
记忆中的太平车
太平车在上了年纪的菏泽人的记忆中,总有一种割舍不断的情愫。
当年在农村,这种要用至少三头牛才能拉动的大车,被广泛运用于拉粪、运庄稼、走亲戚、娶亲等人们生产生活的诸多方面。太平车呈长方体,车身四周的木板被铁铆和木楔固定,长约2至2.5米,宽约1至1.5米,两侧各有两个木轮子,每个轮子直径为0.8米左右。轮外镶一段段弓形的厚铁镏,厢高半米有余,车帮双木板,车帮的纵底木板之间卡着车轮的铁质横轴,不影响车轮在双帮之间转动。
太平车营造考究,行驶平稳,彼时乘之无不视为奢侈享受,唯转向不便,须有三五壮汉勠力而推。
其实,我们儿时所乘的太平车,早在宋代就是平原地区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般载杂卖》(卷三)记载:“东京般载车,大者曰‘太平’,上有箱无盖,箱如构栏而平,板壁前出两木,长二三尺许,驾车人在中间……前列骡或驴二十余,前后作两行,或牛五七头拽之……”另,《清明上河图》上也画有几辆太平车,用四匹骡子驱动。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太平车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堪称古代车辆的活化石。
上一篇:烟火人间
下一篇:愿你在大城市生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