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牡丹晚报 -- 版次:[新闻●广告]

愿你在大城市生活过

我发现,总有人把在大城市生活与在大城市待着混为一谈。

这个现象,在我家乡那个三线城市格外明显。年轻人去大城市读了几年大学,或者被派去北京、上海等地公干几年,回家后悲天悯人地说,北京空气不好,上海人冷漠,广州吃得差,深圳房租高……总之,大城市一点意思都没有。

但当你试图勾画他在大城市的生活轨迹时,会吃惊地发现,他们去过的人流最密集的地方是火车站,最熟悉的路线是从火车站、飞机场到自己的住处,评价一个城市餐饮水准的标尺是学校或者小区门口老王家的小馆子。

他们其实从没离开过家乡,只是换了一个地理坐标去过家乡的生活。

他们吸足了大城市的雾霾,挤够了大城市的地铁,却没有享受过大城市迷人的人文气息、便捷的公共服务系统以及开放的人际交往氛围。

他们以小城市更好为借口,纵容自己即使待在大城市多年,也不肯融入那里的四季与光阴,一边抱怨一边活着。他乡没有变成故乡,故乡却已成他乡。

我18岁到武汉读书,至少有3年,觉得这个城市特别烂。我的一个同学在武汉另一所高校读书,他自己组了个乐队。乐队经常去各个高校、商业区演出,他却总说武汉好。

大三的时候,他去演唱会做兼职,开了个小后门让我混进去。我看了平生第一场演唱会。年轻的心与这个火热的城市一起律动。演唱会结束,我第一次看到珞喻路夜晚10点的模样。我试着与这座城市热恋。去图书馆听讲座,探寻趣味小店,认识旅行达人、街舞明星、作家、戏曲艺术家……这个城市每天的清晨与夜晚,更新与送别,不再与我无关。我渐渐明白,越是在大城市,越要用开放的心态去成长与改变,用你的满腔热情去拥抱它。

后来,我在深圳生活了一段时间。去得最多的地方,一是书城,二是展会。

我周围同样有这样一种异乡人,当我告诉他们,展会上有一个机器人会种胡萝卜,他们连眼珠都不转地说:“那跟我有什么关系?”

是啊,有什么关系呢?它无助于你升职加薪,也无助于你买房,可它会让你觉得生而为人是幸福的。

你每天醒来,只看到小房间的四壁与老王餐馆的外卖,与你每天醒来,兴致勃勃地去找一个会种胡萝卜的机器人,看一幅美妙的画,听一场高级的讲座,生活质量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而这种不同,与你从哪里来、收入如何、长得美或丑完全无关。大城市公共建设所带来的生活品质的提高,原本是属于你的权利,你却并不珍惜。

大城市里的每一个年轻人,希望你们在这里生活、奋斗、相爱、改变。最终,你有权利选择回到小城。但希望你能自豪地说,我在大城市生活过,我知道那里的好,而不是,我在大城市待过,那里什么都不好。前者叫归隐,后者是无知。


上一篇:记忆中的太平车
下一篇:秋虫争霸,小蟋蟀要“闯”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