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牡丹晚报 -- 版次:[新闻●广告]

你打过孩子吗

朋友问:“你打过孩子吗?”

笑而不答。

没动过孩子一根指头的中国家长,有吗?站出来,走个猫步让大伙儿学习学习!

打打手心,拍拍屁股,司空见惯。吓唬而已。

真要狠打,那可是犯罪。不是太愚昧,就是昏了头。因此吃上牢饭的家长,并不鲜见。

不过,拍巴掌、打屁股,也是不可以的。

咱们中国家长领悟到这点,多少有些“滞后”。所以,什么“孩子不打长不大”“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之类的,竟成了所谓民间“谚语”。

这才知道,4月30日是“国际不打小孩日”。最早是美国反体罚组织“有效管教中心”于1998年发起。它的英文名称中spank一词,俗称“打屁股”。所以有人将中文译成“无巴掌日”或“拒绝体罚日”。

设立“国际不打小孩日”的目的,是宣扬反体罚的儿童人权观念。这一活动先在美国境内推广,逐渐得到国际响应。每年举办活动的国家已遍布各大洲。

朋友问:“你打过孩子吗?”

我老实承认,打过。

儿子四岁时有一次拒绝洗澡。那时俺家卫生间只有巴掌大,没有热水器,只能一盆一盆到厨房接。本来我就忙得不行:幼儿园接送他,都是我的活儿;而且,当时报社就我一个摄影记者,每天版面等着呢……儿子又哭又闹、又蹬又踹,把洗澡水洒了一地,我急了。三个巴掌拍在小屁股上,红了。比猴屁股浅些,比人屁股深些。

又一次。我养了一只小鸡。小家伙乖巧活泼,跟人特别亲昵。那时儿子上了小学。然而,这只可爱的小鸡,在三个月大的时候,竟因为这个小学生一次关门“不长眼”,被活活压扁在门缝里!心疼啊,气恼啊。三个巴掌拍在小屁股上,红了。比猴屁股浅些,比人屁股深些。

而现在,已经“不会打”、也“打不动”自己孩子的时候,知道了这个“国际不打小孩日”。

然而,我诚实地告诉大家:虽然不打自己的孩子,但有时,俺真想打“别人的孩子”:那些在小区里四处搞破坏、又拒绝听劝的熊孩子。

都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孩子放X假”。孩子一放假,家长的负担可想而知。但是,春天满树的嫩叶满树的花,夏天小区水池里放养的观赏鱼,难免成为某些孩子“释放活力”的目标。可悲的是,有时还成为家长与孩子同乐的“亲子时间”。至于邻里之间的文明礼仪,有些家长还没来得及好好教给孩子。或者,他们自身还欠缺这样一堂课。

这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双缺失。尤以家庭教育为甚。

不少家长用溺爱代替关爱,用默许代替纵容。还容不得旁人批评,觉得好没面子。所以,学校里的某些“乖学生”,回到家难免变成熊孩子。

当然,我不会打孩子。也不能打。不仅不能打,批评人家孩子时,还得“宝贝儿!宝贝儿!”一声一声地叫。这样对方听得顺耳,接受起来容易些。

再说,我也不能打。家长孩子与我,通常是二比一。照这架势,谁打谁就说不定了。呵呵。

但是,我会说。

过去,大声地生硬地说。效果不好。现在,学乖了,我会好好地说:和颜悦色,动之以情;明明白白,晓之以理。而且,在称呼别人家孩子时,绝对以“宝贝儿”开路。管他肉麻不肉麻。

这样的劝导,“成功率”很高。

是的,孩子在父母眼中,绝对是宝贝儿。

就国家而言,祖国的花骨朵,不是宝贝儿是什么?


上一篇:那是一个周末,一场细雨后,我正在阳台上欣赏着各种花草新吐
下一篇:诺贝尔奖颁奖仪式 改为线上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