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牡丹晚报 -- 版次:[新闻●广告]

奥运赛场劲刮青春风暴

奥运赛场上的张家齐好像长大了。虽然17岁的年纪不过还是个未成年的孩子,但是和身边16岁的搭档陈芋汐相比,她俨然已经是一副大姐姐的模样。

7月27日的东京水上运动中心,17岁的张家齐和16岁的陈芋汐搭档站上了东京奥运会女子双人10米台的最高领奖台。一路领先的她们最终以363.78分的超高分夺冠,不仅领先优势巨大,也是自奥运会设项以来6届赛事以及近10届世锦赛以来的第三好成绩。从未亮相过国际赛场的她们在世界舞台展现了青春风采。

张家齐与跳水的结缘颇有些戏剧性。小时候的她非常调皮,喜欢在姥姥家的床上跳来跳去,一次她终于把床的弹簧跳断了。母亲下定决心要给她找个地方分散精力,就送她去了北京的一个跳水俱乐部练跳水,一段时间后她被教练选中入选北京队,正式开始了跳水梦想。张家齐一直渴望着奥运会,如今真正登上奥运舞台时,她却有点懵。“小时候都是看哥哥姐姐们在奥运会赛场上驰骋,觉得他们特别厉害,等这件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才感到那种压力。”至于如何化解压力,小姑娘脱口而出:“就是拼啊!带着一颗拼的心,不是去保,而是去拼。”

胸前挂着金牌的张家齐说:“感觉特别自豪,特别有成就感,这么多年的付出都有了好的结果。”每次获得好成绩,家人、教练常常会奖励她最喜欢的芭比娃娃。这一次,被问及想要什么娃娃时,小姑娘可爱地回应道:“我还没有想好。”

“00后”杨倩接过前辈的枪

她是杨倩!又是杨倩!中国射击队这位“00后”小将在东京奥运会上先是完成了中国体育代表团首金的任务,之后又拿到第9金,进一步巩固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在金牌榜的位置。杨倩在东京不仅展示着中国运动员的英姿,更在向世界展示中国年轻一代的风采。

2000年,杨倩出生于宁波市鄞州区。11岁时,就读于茅山小学的她被选入宁波体校射击队,师从国家级教练虞利华。在刚接触枯燥的射击训练时,杨倩也有过不适应,也曾想着放弃,但最终在家人、学校和教练的劝告下坚持了下去。随后,天才少女适应了角色,训练成绩越来越出色,在比赛中崭露头角。

成长路上杨倩最为出彩的表现要属在2019年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她在测试赛中打出了633环的好成绩。在此之前,国家队中只有3人打出过这个成绩。随后,杨倩通过选拔入选国家集训队。

7月24日开赛首日她便为中国队射落首金。赛后领奖台上双手举过头顶的比心动作和甜萌的笑脸把小姑娘的可爱展露无遗。27日,杨倩再度出战,与杨皓然组合以17比13的比分战胜美国队夺得金牌,为中国收获第九金。杨倩也成为中国体坛首位“00后”奥运双金得主。这一次在颁奖典礼上,杨倩把双手放在面前,再次比出心形手势。

奥运会初体验就拿到两枚金牌,杨倩已经书写了自己的奇迹,未来可期。她在比赛场上不畏惧任何对手,喜怒不形于色,向世界展示中国年轻一代人的成熟和冷静。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许海峰为新中国打响奥运夺金第一枪;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杨倩打响的则是新千年出生的中国运动员金牌第一枪。从“50后”到“00后”,跨越半个世纪的两代人之间有太多不同,不变的是中国体育人矢志不渝守初心。

会武术的滑板少女谁也挡不住

“6年武术习练给你的滑板生涯带来了什么?”

“柔韧性更强、体能更好、克服困难不放弃。”

“那你更喜欢武术还是滑板?”

“这能说么?”

“能说!”

“滑板!”

这是7月26日东京奥运会滑板女子街式赛后,中国媒体与第6名获得者,16岁的中国滑板女孩曾文蕙的有趣对话。

在奥运会赛场上,第6名的成绩虽然登不上领奖台,但对于2016年才正式组建国家队,正处于学习、爬升阶段的中国滑板来说,曾文蕙的成绩已经是巨大的突破,为中国滑板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大可能。

2016年之前,中国滑板主要是一种偏向街头的全民健身运动,随着国际奥委会宣布滑板成为东京奥运会四个新增大项之一,我国也迅速组建了多支国家集训队。曾文蕙就是通过广东推荐进入队伍的。

“当时教练来体校选拔,看我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就问我想不想练滑板。说实话,那时候我连滑板是什么都不知道。”曾文蕙笑着回忆说。事实证明,教练的眼光是独到的,6年长拳习练经历,让力量、柔韧性俱佳的曾文蕙迅速掌握了滑板基础动作,并在短短三年时间里成长为女子街式不容忽视的新力量。

曾文蕙的奥运首秀是惊艳的。凭借高难度的尖翻5050,曾文蕙在20名参赛选手中排名第6,抢到一张宝贵的决赛门票。除了尖翻5050,曾文蕙还有难度更高的尖翻50的动作,如果在第四次“大绝招”展示中成功,一定能登上领奖台,遗憾的是,小姑娘摔倒在地,未能更进一步。即便如此,走下赛场的曾文蕙还是笑开了花,觉得自己发挥不错,甚至就连预赛时摔倒膝盖受的伤都忘了。


上一篇:父母反目,争房风波何时休?
下一篇:中国女子接力“水姑娘”组合展示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