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牡丹晚报 -- 版次:[新闻●广告]

睡眠门诊 帮“睡眠困难户”一夜好梦

本报讯(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淑娅 陈国栋)家住菏泽城区的刘先生因为睡眠问题苦恼不已,他患有失眠已经6年了,服用安眠药后,睡眠质量也不高。因为睡眠不好,他精神不济,头昏脑涨,对工作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8月15日,刘先生来到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睡眠门诊就诊。

“太痛苦了,每天晚上11点上床睡觉,睡前服用‘阿普唑仑’后也得到凌晨2、3点才能入睡,而且睡眠浅,还会打呼噜,容易醒,早晨起床后会心慌,头昏脑涨的。我去过不少医院,但效果都不好。”刘先生说。

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睡眠门诊医生吕东蕾建议刘先生完善多导睡眠监测明确诊断。刘先生在睡眠中心进行了一晚的多导睡眠监测,多导睡眠监测显示:AHI指数49/h、最长呼吸暂停时间89s、最低血氧饱和度59%、夜间监测中可见心律不齐,提示患者存在重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睡眠相关心律失常、低氧血症。

吕东蕾结合刘先生的病史、症状及睡眠监测结果,最终诊断为: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俗称“打鼾”。

据了解,刘先生的失眠、夜间心慌不适也是由睡眠呼吸暂停导致的,而且服用镇静催眠药会加重睡眠呼吸暂停。针对刘先生的失眠、打鼾问题,吕东蕾建议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也就是家庭呼吸机治疗。经过一晚的呼吸机压力滴定治疗,刘先生的AHI指数8.1、最低血氧饱和度90%。“这是我这近6年来睡得最好的一晚,睡眠好了,头脑清醒了,而且日间困倦的症状也得到明显改善。”刘先生开心地说。

吕东蕾说,针对不同的睡眠问题应该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失眠和打鼾,长期睡不好,一定要及时治疗,临床上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通常是进行睡眠监测。通过相关设备连续且同步监测与记录多项睡眠生理指标,来分析睡眠结构、是否有睡眠打鼾及呼吸暂停或是否有肢体异常活动等情况,是诊断睡眠障碍疾病的“金标准”。通过多导睡眠监测,对睡眠障碍患者进行诊断,之后医生根据不同睡眠障碍患者的疾病特点及共病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解决患者的睡眠问题。


上一篇:百城千屏同步感受视听盛宴
下一篇:八旬老人因车祸生命垂危 菏泽市立医院脊柱外科成功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