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牡丹晚报 -- 版次:[新闻●广告]

菏泽学者央视《百家讲坛》开讲“牡丹”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姜培军

四月的菏泽,牡丹飘香,生机勃发,牵扯着广大菏泽游子的心,他们以各种形式关注着家乡、关注着牡丹。4月16日起,菏泽籍著名青年学者、北京城市学院教授荣宏君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翰墨天香》。这是他继2017年、2019年、2021年之后,第四次登上央视《百家讲坛》。

在这场总共8集的讲座中,荣宏君独辟蹊径,从书画艺术的角度巧妙切入,带领我们一起走进牡丹文化的艺术长河,共同领略国色天香的千古传奇。

《洛神赋图》首次绽放牡丹花

“在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中,牡丹第一次以独立的艺术形象走进绘画作品,走进中国艺术史。”4月16日,菏泽籍著名青年学者、北京城市学院教授荣宏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洛神赋图》中,曹植和洛神之间有一棵高大的银杏树,在这棵银杏树下,生长着一棵正在怒放的牡丹花。牡丹雍容华贵,富丽端庄,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正好用它来衬托洛神的高贵典雅。”荣宏君说。

说到顾恺之的《洛神赋图》,那么就不能不说曹植的名篇《洛神赋》。在《洛神赋》中,曹植用浪漫主义手法记述了自己与洛水女神的一场跨越时空的爱情故事。顾恺之被这段人神之间的真挚爱情深深感动,就以《洛神赋》为蓝本,用高度的艺术想象力和高超的绘画技巧创作了《洛神赋图》。“其实,《洛神赋》最初的名字叫《感鄄赋》,这和曹植哀婉曲折的人生遭遇有关。”荣宏君说,“曹植和哥哥曹丕本来关系融洽,兄友弟恭,可是后来为了争夺王位的继承权,两个人最终反目成仇。最后曹植不但在政治的竞争上完败给曹丕,在爱情上也同样遭受了曹丕的碾压。”据唐代李善在萧统《昭明文选》这本书中注释,说曹植暗恋上蔡县令甄逸的女儿甄宓,但是后来甄宓却被曹操赐给曹丕做妻子,封为甄妃。曹植对甄妃一直念念不忘。

公元221年,曹丕把曹植赶出京城,先封为鄄城侯,第二年又封为鄄城王,食邑2500户。曹植在鄄城待了两年多,在此期间往返京师,路过洛川,梦中偶遇甄妃,回到封地鄄城后就写下千古名篇《感鄄赋》。

曹植明明是怀念甄妃,这篇辞赋应该叫作《感甄赋》,为什么叫《感鄄赋》呀?荣宏君解释,因为曹植暗恋自己的嫂子是违背人伦的事。但在魏晋时期,“甄”和“鄄”字通用,巧合的是,曹植又是曹丕亲封的货真价实的鄄城王,所以他就偷换概念,光明正大地把这篇怀念甄妃的文章命名为《感鄄赋》了。“显然,曹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大家心知肚明。曹叡做了皇帝以后,为了顾及皇家的颜面,就下令把《感鄄赋》改成了《洛神赋》。”荣宏君说。

“虽然在《洛神赋图》中,牡丹只是以配角的形式出现,但正是在顾恺之笔下的这惊鸿一瞥,却把牡丹的栽培驯化历史定格在1600多年前,牡丹从此与艺术家结缘,也成为各种艺术形式争相表达的对象。”荣宏君说,“千古名篇《洛神赋》不但给后世留下一段缠绵悱恻的人神之恋,而且他还把古都洛阳和600里外的曹州神奇地衔接起来,多年以后,这两个地方先后成为中国牡丹栽培中心。”

曹州黑牡丹与曹县状元红

“曹州牡丹,品种甚多,先祭酒府君尝往购得黄、白、绿数种。长山李氏独得黑牡丹一丛,云曹州止诸生某氏有之,亦不多得也。”清初的杰出诗人、文学家王士禛,著有笔记体《池北偶谈》一书,在这部书中有一段关于曹州黑牡丹的记载。

王士禛所说的“先祭酒府君”,指的是他的父亲王与敕。王与敕出生于山东新城,新城王家在当地是一个官宦世家,王与敕的父亲王象晋,万历三十二年中进士,做过翰林、布政史等官职。王象晋喜爱牡丹,曾经编著过一本著名的《二如亭群芳谱》,其中有一章专门介绍牡丹。王与敕深受父亲的影响,酷爱种植牡丹,当时曹州盛产牡丹,品种非常多,王与敕不顾路途遥远,专门跑到曹州选购牡丹,买到了黄色、白色和绿色的品种。长山县(后并入山东省邹平)的李氏却幸运地买到一株黑牡丹,这可是曹州的稀有品种,据说只有生员某氏家有,非常珍贵。王士禛在《池北偶谈》还有一段有关黑牡丹的记载:“馆陶人家有墨芍药,与曹州黑牡丹,皆异种。”

到了明朝,亳州成为天下牡丹的栽培要地,园艺家薛凤翔所写的《亳州牡丹史》,是牡丹史上一部十分重要的牡丹谱录,书中详细记载270多个牡丹品种,其中曹州牡丹品种就不下二十种,他还对其中九个直接来自曹州的牡丹名品做了详细描述。


上一篇:推开“文旅之窗“,看这里有片“营商沃土”
下一篇:筹备六年,倾尽心血讲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