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8年02月29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B3]
媒体观察◆◆
“限时令”能否为学生减负?
新学期伊始,宁波市江东区教育局出台了素质教育实施意见,“意见”对辖区内3万多名中小学生在校时间作出限制。这引来学校、学生和家长关注。
“不迟到”变“不早到”
小学生守则里的“不迟到、不早退”,如今变了。按宁波江东区教育局出台的素质教育实施意见,各中小学不得要求学生早于7∶40集体到校、不得早于8∶00安排集体教育教学活动,小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活动时间不能超过6小时,中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活动时间不超过7小时。离校时间小学生原则上应在16∶00以前,中学在17∶20之前(夏令时间17∶30)。“不早到,不迟退”成了江东区教育部门为学生减负的重要举措。
江东区教育局还规定,除初中毕业班外,各中小学不得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进行文化课补习。学校要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锻炼,各校要严格规范学科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学生评优和升学的重要依据,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切实减少学生过多的作业量。
江东区教育局的陈浩说,出台素质教育实施意见,目的就是给学生“减负”,家长们就不要再让孩子去上各类补习班、学习班。
减负不仅限时
江东区戎徐小学六年级学生陈乃容说,限定在校学习时间对她来说基本没什么影响。她的作业基本上在学校就完成,到家只需完成类似于默写、听力这样的作业。她妈妈说:“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我们下班时间比她下课晚,她能自己安排好时间做作业和玩耍,我们也没有给她增加别的课业。”但并不是每个同学都像陈乃容这么幸运,不少家长在为孩子进入重点学校、重点班犯愁。
据了解,在宁波,小学升初中的竞争非常激烈,有的学校要求进入重点班学生的语文数学总分在188分以上,不到分数线的,每年要交1.5万元左右额外费用。有的重点学校基本不招不到分数线的学生,如果要进去读书,不到分数线1分就要花费10万元。
一些家长认为,教育部门用行政命令推动各中小学减负,并不意味着学生负担真的减轻。为了孩子有个好成绩、好前途,很多家长会给学生找家教补课,给学生买课外习题集。
江东区教育局长戴嘉敏说:“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受到社会关注,表面上看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问题,其实涉及很多方面。”他说,目前的教育体系是学生、家长、老师、学校、职业、社会等几个方面互相作用、互相影响,这几个方面形成循环压力,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
据了解,江东区教育行政部门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减负”的监督体系加强监督,通过学校督导评估、教学常规检查和开通“减负热线”等,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力度。对严重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和“减负”规定的人与学校,要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素质教育落在实处
近几年,全国各地出台了为学生减负的措施。教育部发布2008年的工作要点,将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努力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纳入基础教育司的工作要点。虽然如此,素质教育依旧屡遭红灯,一些地方出现“素质教育喊在嘴上,应试教育抓在手上”,“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状况。
有专家分析,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减负似乎进入怪圈。升学压力大,就业难度大是学生负担过重的根本原因,这直接导致社会对应试教育期望高、投入大。
陈浩说:“我们正在积极和学校联系,征求学校和家长意见。至于这样的举措是否得到家长和学校的赞同,需要进一步了解,但这是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与发展服务的,相信家长会持肯定态度。”
戴嘉敏说:“减负不仅是教育部门的问题,也不是江东区一家的事,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涉及教育体制、教育教学方法、传统价值观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方面,关系到千家万户。”
戴嘉敏说:“要真正让孩子减负,我认为要完成三个‘入手’,即从高校入手、从挖掘潜力入手、从引导入手。首先,从高校培养出的老师应该是适应社会的。培养优秀师资队伍,进行科学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其次,要挖掘学校‘快乐教学’潜力。学习不快乐的主要原因是没兴趣,丰富课余生活,激发孩子兴趣也许是快乐学习的有效途径。第三,引导社会和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思想变化,让人们了解教育规律,学习要有个度,过犹不及。还应推广‘多元智能’理念,用中国的老话说‘行行出状元’,而不是一味注重单方面的成绩。” 新华社
“不迟到”变“不早到”
小学生守则里的“不迟到、不早退”,如今变了。按宁波江东区教育局出台的素质教育实施意见,各中小学不得要求学生早于7∶40集体到校、不得早于8∶00安排集体教育教学活动,小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活动时间不能超过6小时,中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活动时间不超过7小时。离校时间小学生原则上应在16∶00以前,中学在17∶20之前(夏令时间17∶30)。“不早到,不迟退”成了江东区教育部门为学生减负的重要举措。
江东区教育局还规定,除初中毕业班外,各中小学不得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进行文化课补习。学校要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锻炼,各校要严格规范学科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学生评优和升学的重要依据,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切实减少学生过多的作业量。
江东区教育局的陈浩说,出台素质教育实施意见,目的就是给学生“减负”,家长们就不要再让孩子去上各类补习班、学习班。
减负不仅限时
江东区戎徐小学六年级学生陈乃容说,限定在校学习时间对她来说基本没什么影响。她的作业基本上在学校就完成,到家只需完成类似于默写、听力这样的作业。她妈妈说:“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我们下班时间比她下课晚,她能自己安排好时间做作业和玩耍,我们也没有给她增加别的课业。”但并不是每个同学都像陈乃容这么幸运,不少家长在为孩子进入重点学校、重点班犯愁。
据了解,在宁波,小学升初中的竞争非常激烈,有的学校要求进入重点班学生的语文数学总分在188分以上,不到分数线的,每年要交1.5万元左右额外费用。有的重点学校基本不招不到分数线的学生,如果要进去读书,不到分数线1分就要花费10万元。
一些家长认为,教育部门用行政命令推动各中小学减负,并不意味着学生负担真的减轻。为了孩子有个好成绩、好前途,很多家长会给学生找家教补课,给学生买课外习题集。
江东区教育局长戴嘉敏说:“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受到社会关注,表面上看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问题,其实涉及很多方面。”他说,目前的教育体系是学生、家长、老师、学校、职业、社会等几个方面互相作用、互相影响,这几个方面形成循环压力,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
据了解,江东区教育行政部门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减负”的监督体系加强监督,通过学校督导评估、教学常规检查和开通“减负热线”等,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力度。对严重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和“减负”规定的人与学校,要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素质教育落在实处
近几年,全国各地出台了为学生减负的措施。教育部发布2008年的工作要点,将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努力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纳入基础教育司的工作要点。虽然如此,素质教育依旧屡遭红灯,一些地方出现“素质教育喊在嘴上,应试教育抓在手上”,“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状况。
有专家分析,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减负似乎进入怪圈。升学压力大,就业难度大是学生负担过重的根本原因,这直接导致社会对应试教育期望高、投入大。
陈浩说:“我们正在积极和学校联系,征求学校和家长意见。至于这样的举措是否得到家长和学校的赞同,需要进一步了解,但这是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与发展服务的,相信家长会持肯定态度。”
戴嘉敏说:“减负不仅是教育部门的问题,也不是江东区一家的事,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涉及教育体制、教育教学方法、传统价值观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方面,关系到千家万户。”
戴嘉敏说:“要真正让孩子减负,我认为要完成三个‘入手’,即从高校入手、从挖掘潜力入手、从引导入手。首先,从高校培养出的老师应该是适应社会的。培养优秀师资队伍,进行科学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其次,要挖掘学校‘快乐教学’潜力。学习不快乐的主要原因是没兴趣,丰富课余生活,激发孩子兴趣也许是快乐学习的有效途径。第三,引导社会和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思想变化,让人们了解教育规律,学习要有个度,过犹不及。还应推广‘多元智能’理念,用中国的老话说‘行行出状元’,而不是一味注重单方面的成绩。”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