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8年04月09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4]

拆穿“错币”拙伎俩一语吓跑仨骗子

本报讯 近日,经营小卖店的孙女士遭遇“忽悠”攻势,头脑冷静的她不为“错版纸币”所动,一句话把三个骗子吓跑,同时“缴获”了他们偷梁换柱的作案工具。
   孙女士在青年湖南邻经营着自家的零售商铺。前些天,一个中年妇女来店里买水果罐头,付钱的时候该人突然迟疑了一下说:“呦!这张钱可不能给你,挺特殊啊!”孙女士顺其目光瞧去,只见一张一元纸币,印有风景图案的背面竟是由完全相同的两个相对半图组成。这时,旁边一名正在买烟的男子凑过来说:“你可别不懂,这种少见的钱虽然花不出去,能卖大钱的。”持币妇女闻言遂拨打手机,说找个明白人赶过来帮忙看看。几分钟后,一个穿着入时的中年男子步入小店,拿起那张 “错币”端详了一阵后煞有介事地说:“这种错版人民币,2000年以后国家一共发行了6张,已经收回了4张,剩下这两张流到了你这一张,真是太幸运了。我认识个朋友专搞类似收藏,按这稀有程度,卖的话市价少说也要5万元。”
   此语一出,几名“特殊”顾客的话题就转到“卖错币换钱”上了。他们你一言我一语,一会说嫌这东西卖起来太麻烦最好能直接折现,一会说错币的收藏价值能翻倍,一会说最好眼前就有人买,只需一万元也可以出手。站在柜台后旁观的孙女士起初还略带羡慕地为这件“新鲜事”兴奋,但三人一连串的举动不禁让她联想起那类 “易拉罐中奖”骗局。随后,头脑恢复冷静的孙女士伸手要过“错币”端详着说:“我一个公安局工作的亲戚离这不远,肯定有鉴定经验,这就把他叫来看看真假吧。”同时边说边拿起电话拨着号码。三人闻听顿时神色慌张,那个中年男人迟疑片刻说:“光在这里能说出个啥?我们再去别处商量吧。”说着,一伙人便仓皇冲出店门,溜之大吉了。
   事后,孙女士拿起来人遗下的作案工具——那张所谓的错版人民币仔细端详,发现其背面对折处有一道不易察觉的小缝,从那轻轻一掀才发现,原来这是由两张一元面值的人民币精心粘接拼凑而成。其中一张是半副票面,另一张的背面半侧则是被利刃刮净了的。犯罪分子处心积虑妄图行骗的拙劣伎俩,就这样在市民警惕的慧眼之下现了原形。
  (记者戴 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