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8年08月06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1]
单县六和饲料:拉长农民增收链条
“单县六和饲料公司每斤小麦的收购价格是8毛4分,我这一车粮食比在乡下至少多卖900多元。”来自单县蔡堂镇的农民梁军高兴地告诉记者。近日,位于单县东外环路旁边的六和饲料公司大门口,前来卖小麦、玉米的农民排起了长龙。
六和饲料有限公司是单县农副产品加工的知名企业之一。用小麦、玉米、豆粕等为原料,经过科学配方,加工成家禽用饲料。在加工车间,记者看到大量的小麦、玉米、麸皮等农副产品正源源不断地被“吃”进庞大的机器。随后“吐”出来一袋袋成品饲料在传送带上被源源不断地送了出去。该公司总经理郭克水告诉记者:“两条生产线开足马力每月生产成品饲料1.5万吨,年产量18万吨,产值4个多亿,一年要有30余万亩的小麦、玉米的产量才能让企业“吃”饱。如此大的吞吐量,企业在原料供应上没有出现问题,企业能赚到钱,同样也要回报社会,原因是我们在原料收购的价格上比市场价格高出了一点,以至于把周遍县市的农民和商贩都能吸引过来,所以原料供应不成问题。”
在公司大院内,一辆辆装满小麦、玉米的大卡车正等待着验级、过磅,记者绕过挤满人的磅秤前,穿过几辆车的狭小空隙,和一位河南商丘的售粮商贩拉起来。这位商贩常年给六合饲料公司供应粮食,有时候是一天一趟,有时候是几天一趟,一趟就是10吨左右。当记者问这一趟能赚多少钱时,他粗略地算了一下,很神秘地告诉记者:“赚不多,除去油费,能净赚800多元钱。”
“六合公司是去年底在单县落户的,今年的4月份开始投产。落户时间短,投产快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政府的办事成效快,从办理各种证照到投产,开发区安排了专人跟踪服务,我们只是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其他的事情都是有开发区的专人去办理的。这里的投资环境很好,由于现在两条生产线效益可观,我们的二期工程已经上马,征地、建厂房等工作都已经完成,设备正在紧张安装之中。”总经理郭克水谈公司的发展充满信心。
“为保证六合饲料公司的原料供应,我们给售粮商贩颁发了绿色通行证,在单县辖区内一路绿灯,尽全力为客商做好一切服务工作,满足客商的要求,让客商来的放心,投资舒心!”单县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高祥民告诉记者。
以单县六合饲料、瑞方食品、蓝天果蔬等为龙头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带动了单县及周遍县市的养殖业、种植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种植、养殖、粮食加工为一体的生产格局,拉长了农民的增收链条。
通讯员 李仁启 记者王富刚
六和饲料有限公司是单县农副产品加工的知名企业之一。用小麦、玉米、豆粕等为原料,经过科学配方,加工成家禽用饲料。在加工车间,记者看到大量的小麦、玉米、麸皮等农副产品正源源不断地被“吃”进庞大的机器。随后“吐”出来一袋袋成品饲料在传送带上被源源不断地送了出去。该公司总经理郭克水告诉记者:“两条生产线开足马力每月生产成品饲料1.5万吨,年产量18万吨,产值4个多亿,一年要有30余万亩的小麦、玉米的产量才能让企业“吃”饱。如此大的吞吐量,企业在原料供应上没有出现问题,企业能赚到钱,同样也要回报社会,原因是我们在原料收购的价格上比市场价格高出了一点,以至于把周遍县市的农民和商贩都能吸引过来,所以原料供应不成问题。”
在公司大院内,一辆辆装满小麦、玉米的大卡车正等待着验级、过磅,记者绕过挤满人的磅秤前,穿过几辆车的狭小空隙,和一位河南商丘的售粮商贩拉起来。这位商贩常年给六合饲料公司供应粮食,有时候是一天一趟,有时候是几天一趟,一趟就是10吨左右。当记者问这一趟能赚多少钱时,他粗略地算了一下,很神秘地告诉记者:“赚不多,除去油费,能净赚800多元钱。”
“六合公司是去年底在单县落户的,今年的4月份开始投产。落户时间短,投产快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政府的办事成效快,从办理各种证照到投产,开发区安排了专人跟踪服务,我们只是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其他的事情都是有开发区的专人去办理的。这里的投资环境很好,由于现在两条生产线效益可观,我们的二期工程已经上马,征地、建厂房等工作都已经完成,设备正在紧张安装之中。”总经理郭克水谈公司的发展充满信心。
“为保证六合饲料公司的原料供应,我们给售粮商贩颁发了绿色通行证,在单县辖区内一路绿灯,尽全力为客商做好一切服务工作,满足客商的要求,让客商来的放心,投资舒心!”单县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高祥民告诉记者。
以单县六合饲料、瑞方食品、蓝天果蔬等为龙头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带动了单县及周遍县市的养殖业、种植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种植、养殖、粮食加工为一体的生产格局,拉长了农民的增收链条。
通讯员 李仁启 记者王富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