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8年10月29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4]

东明黄河滩区的变迁

东明黄河滩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它位于河道两侧,黄河大堤以里。宽处有二十余公里,窄处五公里左右。这里居住着同滩外一样密度的人群,有两个完整的乡镇和三个乡镇的一部分,百余个村庄,十多万人口。在大汛之时,黄河上游下泄水量是不能完全控制的,而东明以下河段泄洪量是必须控制的,所以,东明黄河滩区在大汛到来时,必须承担起滞洪任务,即洪水漫滩,把滩区淹没,洪水漫滩时,整个滩区会变成一片汪洋,村庄、房屋全泡在水里,人们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这种洪水漫滩,并非年年都会出现。这要取决于黄河上游各支流流域的雨量大小;二是人工滞洪区(如三门峡、小浪底等)的调节能力;再就是河床的容量。黄河水携带大量泥沙,河床逐渐淤积,也增加了河水外溢漫滩的机会。
   如何解决洪水漫滩给十几万滩区人民造成的危害,如何使滩区人民有一个安居乐业的生产生活环境,几十年来一直是各级党委、政府关心、重视而又努力破解的一大难题。
   1958年夏季,局部洪水漫滩。那时,人民公社以生产队为单位吃大食堂。由于受淹人口有限,采取受淹生产队与滩外的一个生产队合并,吃住由滩外生产队负责的办法,解决了暂时困难。灾后,滩区群众又回到自己的家园。
   1973年秋,焦园和长兴公社的几十个村庄,五、六万人口被水围困。干群奋力抗灾,好在没有死人,但财产受到很大损失。
   当时黄河部门预测,以后几年黄河还将有大汛。滩区这么多的人口、牲畜、财产都迁出安置是不可能的。但是,“第一不能因水淹死人;第二最大限度减少财产损失,特别是粮食。”这是当时菏泽地委、东明县委作出的指示和工作上的奋斗目标。在实现目标的措施上,就是要修建“避水台”,规定:以生产队为单位,根据人口多少,要修建每个人不少两个平方米,高度二至三米的“避水台”。要求一定要在1974年6月底前完成。
   1973年,社队干部和技术人员完成了造址和设计工作。1974年春节刚过,男女老少一齐上阵运土筑台。政府实行以工代账,每个土方给予五毛钱的补贴。六月份经过验收,全部完成了任务。有能力的农户还在自己院内修筑了面积不等的小土台。
   1975年夏,黄河花园口站出现了较大洪峰,整个东明滩区平均积水两米多深。巨浪滚滚,一片汪洋。不过水到之前,群众已有组织的搬上了“避水台”,牲畜、粮食没遭受大的损失。老百姓感叹说:“共产党真是长着前后眼啊!不是修这个土台子,不说财产,不知道要淹死多少人啊!”
   既然能修 “避水台”,为什么不可以修房台,将各家的房子建在高台上,岂不更方便群众,更能减小财产损失。当然,修建房台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三间房的地基所运土方,两个劳动力要一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若雇人其费用相当于建三间房之所需。要将整个院落抬高,代价就更高了。所以,自己动手的、请滩外亲友帮助的、出城买土的,有什么招用什么招。整个滩区如一个巨大的工程,像一个大的战役,在施工、在战斗、在改变着自己的生存条件。
   可是,一家一户的房台,面积有限,经不起洪水的冲刷和浸泡,遇水塌房的现象不断发生。户与户必须连接起来,形成村台,才能增强抵御洪水的能力!政府拿出钱来,鼓励支持修建村台。村村进行规划,计算所需土方,随即组织施工。用填垫、抬高街道、胡同的办法,把一户户的房台连在一起,几年时间形成了完整、坚固的村台。村台的通水台和其周围开种上树木,以解决水的冲击。开通漫滩,水从村外流,村中群众生活照常。还有许多船只作为交通工具,人们自由多了。可滩区最佳的地方是临河堤脚。这一带村庄最密,漫滩时水最深。且人均土地少,修村台难,救灾也难。更重要的是长期下去对堤防不利。最根本最彻底的解决办法那就是将这些滩区村庄搬迁出去。
   山东省政府从实际出发,指示:这些村庄要搬迁到堤外,越堤种田。菏泽市、东明县按照省政府的意见,利用公用土地和大堤内外交换土地的办法,解决了村址。各县区包干帮助建造新村。一排排整齐、宽敞明亮的新房很快建成。几十个村庄的老百姓像过年一样贴对联、放鞭炮喜迁新房。他们流着眼泪向前来祝贺的领导说:“只有共产党领导,才有这样的好事啊!以后再也不用过水淹水泡的日子了。”
   目前,省市出资,正在对已有的村台进行改造。计划利用黄河泥沙淤积更大的村台。不但增加了村庄的安全系数,而且节约了土地。实现后,滩区人民的居住条件必将有更大的改观。
   近几年来,由于小浪底滞洪区的建立,黄河下泄水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而且清水输河已见成效。以往盘子式的河床,已出现两米左右的崖头。这就大大减少了河水外溢的机会。滩区恢复和修建了水利工程,逐步改变了守着黄河水用不上水的状况,整修道路,跑起了客车;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一季小麦吃全年,秋季有收是余粮,不少农户办起了加工业、饲养业。很多青壮年外出做工,农民收入不断增加。拖拉机、机动三轮车、摩托车开进了许多农家。村台上不断增加宽敞的大瓦房和两层小楼。滩区人民和滩外一样奔走在通往小康的大道上。 忆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