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9年01月03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1]
城乡救助体系日臻完善全力保障民生构筑和谐

市开发区推出七项措施改善民生

本报讯 (通讯员靳海峰何福印)2008年,市开发区城乡低保金补助水平又提新标,并按时足额发放;五保供养人数、供养标准再次攀升;大病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比往年继续增加……据悉,近年来,市开发区始终坚持经济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积极关注民生,重视民生,努力克服人员少、工作面广量大的困难,创造性开展工作,推出了七项措施,全力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贫有所救、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
   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制度。不断加大投入,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努力扩大城乡低保覆盖面。目前,市开发区共有城市低保对象252户、545人,保障比例达到5.13%,人均月补差由2007年的60.7元提高到了106元;共有农村低保对象1607户、2952人,保障比例达到3.3%,人均月补差由2007年的25元提高到了45元。2008年第三季度共发放城市低保金17.268万元,发放农村低保金39.8262万元。
   进一步完善五保供养制度。广泛整合资源,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了敬老院建设步伐,先后投资510余万元,新建了高标准的岳程敬老院,改造了丹阳、佃户屯两处敬老院房屋210间。改造后的敬老院符合国家社会福利机构和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伙房与餐厅分设,医务室、浴室、健身场所等有关设施完善齐全,院内实现了绿化、美化、亮化。为进一步解决五保老人入住难问题,投入136万元,重点实施了佃户屯敬老院的新建工作,规划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目前,该敬老院主体工程已经竣工,2009年初将投入使用。加大资金投入,每年都及时将集中供养经费足额拨付到位,2008年已为敬老院拨付了1-3季度的集中供养经费37.2万元。
   进一步实施减灾安居工程。为维护广大农村困难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专门组织人员,对全区困难群众住房情况进行了拉网式摸底排查,并对危房进行了一一拍照。目前已投入建房补助款27.81万元,为34户困难群众改建房屋62间,维修房屋9间。
   进一步实施帮扶特困大学生工程。始终将救助特困大学生作为一项顺民心、合民意的民生工程来抓。2008年投入5.2万元,按照每人1000元的标准,共救助贫困大学生52名。
   进一步实施大病医疗救助工程。建立健全了“先由定点医疗机构减免、再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然后再由民政医疗救助、大病救济”的医疗救助体系。按照“一季度一审核,一季度一发放”的原则,2008年共为44名特困大病患者发放救助金10.5万元。
   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8年,全区共有128108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比2007年参合人数多10864人,参合率达98%,比2007年增加6%。2008年11月份,他们专门组织召开了2009年新农合筹资动员大会,广泛宣传,积极发动,截至2008年11月20日,全区2009年共有133032人参加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比2008年参合人数多4924人,圆满完成了市政府下达98%的参合任务。
   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服务站。为进一步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方便群众就医,为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配套资金10万元,依据“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总要求,共规划设置重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重点社区服务站1个,一般社区卫生服务站11个。目前3个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已全面完成。同时,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为契机,为全区所有居民开展了健康档案建设工作,居民健康档案建设工作现正在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