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9年01月03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2]

芸豆结出“幸福果”

——成武县白浮图镇中温棚芸豆生产见闻
      1月2日,成武县白浮图镇柿子园村村民张宝坤吃过早饭,就慌着往地里跑,挖坑、埋桩、绑架子……忙得不亦乐乎。“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季;趁现在天气还不算很冷,我们要赶紧给芸豆做‘架衣’,这可是咱致富的宝贝啊。”张宝坤一边干活一边说,张宝坤有理由“骄傲”:去年种了10亩芸豆,一下就净赚4万多元。
   柿子园村是该镇典型的芸豆专业村,人口1322人,种植中温棚芸豆2500亩,仅此一项收入就高达1000万元。时下,走进“芸豆之乡”成武县白浮图镇,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映入眼帘:成千上万个中温大棚拔地而起,菜农们个个喜气洋洋奔波在田间地头。该镇主管农业的人大副主任朱广哲介绍说,目前,该镇的芸豆已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认定为无公害标志产品,2007年被山东省评为“扶贫开发红旗乡镇”;2008年全镇种植中温棚芸豆4.2万亩,2009年将突破6万亩,其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18%,中温棚芸豆切实让该镇走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商贸互动和谐发展的农业新路子。
   他们成功的秘诀到底在哪里?又是什么力量促使他们大跨步地发展?据了解,2001年以来,这个镇就响亮地提出了“抓调整、强内功;抓市场、促流通;抓招商、经济兴”的18字兴镇富民口号,他们在多方考察论证的基础上认定发展中温棚芸豆就是“兴民之业,发展之本”。为此,他们采取政府引导、财政补贴、农民积极参与的农业发展模式,狠抓落实,从育苗、移栽、化控等环节全部按标准化组织实施。同时专门成立了芸豆研究协会及农民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在全镇设立了20个技术网点,自始至终为种棚户送技术,帮助他们解决资金、劳动力等方面的难题。另外以招商引资的方式兴建了容量为4万吨的恒温库群,投资300万元建成了3处标准化销售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自我消化抗风险能力。目前,该镇建有芸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个,营销联合体122个,从业人员2000多人。
   为把这一产业进一步做大、做活、做强,打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农”字号产业,逐步实施芸豆生产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几年来,该镇不断在优化产品结构上下功夫,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综合配套技术。为实现规模向效益的转变,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这个镇又专门在省工商局注册了 “翠博”牌芸豆商标。2008年,该镇中温棚芸豆销售总额突破2亿元,仅此一项,人均收入达到4000元。对此,镇党委书记王元斌深有感触地说:“付出收获希望,利益驱动发展,芸豆已成为目前我镇牵引农村经济腾飞的‘凤之翼’,不仅致富农民,还能为全镇新农村建设发挥巨大作用,我们白浮图今天的发展,靠的就是芸豆。”
  通讯员 王泽斌 记者 郑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