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9年04月26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3]
栉风沐雨一甲子 沧桑巨变六十年
——写在菏泽学院建校60周年之际
本报记者 丁厚勤
岁逢己丑,吉期又至。四月的菏泽,惠风和畅,牡丹飘香。花城人民喜悦地迎来了菏泽学院建校60周年纪念日。
六十年风雨沧桑,六十年辉煌巨变。从幼芽破土,到枝繁叶茂,到挺拔参天,菏泽学院成长的每一步,都承载着市委、市政府的悉心关怀,凝聚着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寄托着900万花城人民的殷切期盼。
艰难的起步
菏泽学院60年的发展历程,是一部积累跬步、集腋成裘的创业史,更是一部众志成城、愈挫弥坚的奋斗史。
始建于1949年2月的冀鲁豫区第二师范学校,是菏泽学院的前身。当年2月开始招生,4月正式上课。当年8月,随着平原省的建立,学校定名为平原省立菏泽师范学校,由平原省教育厅主管。
1952年12月,平原省撤销,菏泽地区划归山东省管辖,学校更名为山东省菏泽第一师范学校,简称“菏泽一师”,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1953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山东省四所重点师范学校之一,1954年10月被教育部列为全国200所重点中等学校之一。
1958年8月,为解决菏泽地区中学师资匮乏问题,经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在菏泽第一师范学校的基础上组建菏泽师范专科学校,由菏泽地委主管,学校从此跨入了高等院校行列。同年10月,济宁师专撤销后,部分学生并入该校。1962年5月,根据山东省文教口机构精简会议精神,学校撤销,改建为菏泽师范学校(第二师范并入),隶属菏泽地区领导。1970年7月,根据山东省革委会《山东省高校布局和专业调整方案》,山东财经学院撤销,人员和设备下放菏泽和惠民两地办学,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得以重建。1978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列入恢复和增设的55所普通高等学校之一,从此学校跨入了规范发展的快车道。
为适应菏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层次,2001年4月19日,中共菏泽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决定,以菏泽师范专科学校为基础,举全市之力筹建菏泽学院,菏泽人民群情振奋,翘首以盼。
2002年1月7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下发文件,同意菏泽师范专科学校、菏泽教育学院、菏泽广播电视大学合并,同时并入菏泽师范学校、菏泽农业学校的有效办学资源,组建新的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并以此为基础筹建菏泽学院。2002年2月3日,菏泽市委、市政府召开菏泽学院筹建动员大会,公布了《菏泽学院筹建工作实施方案》,建院上本工作从此全面启动。按照教育部新上本科院校设置标准,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一方面积极进行办学资源的整合,加强学科和专业建设,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另一方面,集中各方面力量,开始一期工程建设,投入资金近3亿元,新征土地472亩,完成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使学校的办学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004年2月,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经过全面、细致的考察评审,一致认为学校条件已基本达到教育部本科院校设置要求,同意申报。2004年3月,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在成都召开会议,高票通过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将菏泽师专改建为菏泽学院的申请》。
菏泽人民不会忘记这一天——2004年5月17日——教育部正式批准菏泽师范专科学校改建为菏泽学院,筹建任务至此圆满完成。菏泽学院的设立,改写了菏泽没有本科院校的历史,开启了菏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时代。
60年来,十余万优秀毕业生从这里走上各个岗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美丽的转身
由师专到学院,五年来,学生更多了,校园更美了,菏泽学院完成了她“美丽的转身”。
2004年9月15日,菏泽学院首任党委班子履任后,积极深入一线调研,组织开展了多次解放思想、更新办学理念的全校性活动,努力探索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办学之路,着力解决学校改革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着力解决与本科教育、教学不相适应的各种问题,进一步理顺关系、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取得了学院发展的良好开局。
2008年7月7日,省委对学校党委班子进行了新的调整。新班子高举科学发展旗帜,强调求真务实作风,重点研究了高教发展面临的新形势、菏泽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学校发展采取的新举措,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时求变,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全面提高。
建院升本,是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五年多来,学院领导班子一届接着一届干,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咬定青山不放松,使学校不断发展和进步。
办学规模扩大,科学发展局面初步形成。在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前提下,把扩大办学规模作为学校发展的基础,进而优化办学结构、保证运行质量、提高办学效益。学校的招生范围由山东省内,逐步扩展到全国24个省、自治区,各类全日制在校生超过了1.8万人,实现了办学规模历史性的突破,较2002年合并之初翻了一番还多。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远程开放教育获得较快发展,各类在籍生、在读生超过1.3万人。学校初步形成了以普教为主,普教、成教、职教、远程教育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办学条件得到改善。为解决学校发展的资金需求,积极争取省市财政资金支持,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改善贷款结构,科学合理使用现有资金,统筹安排,厉行节约,保证了学校正常运转和建设的资金需要。筹资4000多万元,完成了一期工程尾工建设,整治了三个校区的环境,校园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观。投入2600万元,完成了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的4栋学生公寓楼建设,从根本上改善了学生住宿状况。投入1689万元,完成了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机电楼建设,实现了机电工程系整体搬迁至北校区的设想。通过积极运作,竞得268亩土地的使用权,开工建设教工住宅小区,首批25万平方米住宅楼即将全部竣工。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414亩,建筑面积47万余平方米,较升本之初有了大幅增长。
为切实加强教学工作,保证本科教学质量,升本以来投入3500余万元用于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的购置,使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总值由2800万元增加到7300余万元,馆藏图书由30万册增加到100余万册。
不竭的动力
2004年以来,菏泽学院教师外出攻读硕士、博士学位112人,引进博士15名、引进硕士209名,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已占专任教师的40.7%。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356人,高职比达到32.9%。教师中现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名,省级教学名师3名,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10名,1名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个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团队。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得到很大改善,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这是菏泽学院加强软件建设的一个缩影。
人才、质量和特色,是高校的生命线,更是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生命线。教学和科研,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决定着高校的生存和发展。为此,菏泽学院不断进行体制创新,提高教学质量,为学院科学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整合办学资源,加强学科专业建设。针对“五校”合并的实际情况,学校加强资源整合工作,设置了20个系及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远程教育学院等3个学院,理顺了各方面的关系,促进了工作上的协调、配合和融合,调动了全校的积极性。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力强化学科专业建设,积极上马本科专业。学校现有普通本科专业35个、普通专科专业37个,涵盖了人文、社科、理、工、农等9大学科门类。1个学科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1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5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在学科和专业建设中,学校重点建设了部分贴近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尤其是工科类专业,学科结构和专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005年非师范类本、专科专业超过师范类专业,促进了学校向多学科、综合性方向发展。
教学工作成绩突出,科研工作呈现新面貌。学校高度重视教学工作,进一步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强化育人质量意识。根据人才市场需求,按照“规范、改革、创新、提高”的原则,进一步改革培养模式,加强教学管理,实施了新的教学改革计划,初步形成了适应本科教学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着眼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全面启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自评工作,彻底摸清了家底,明确了整改方向。坚持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深化教学改革研究,提高了教学水平,2008、2009两届学生考研工作均取得突出成绩。在育人质量提高的基础上,通过扩大对外宣传,加强就业推荐和指导,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一次性就业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其中,师范专科类学生一次性就业率连续多年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在加强教学工作的同时,努力强化科研工作。学校先后出台了《科研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科研工作奖励暂行办法》等文件,建立了科研立项、奖励等制度。浓化校园学术氛围,加强校际学术交流,科研立项和成果获奖的数量和等级较以前都有明显的提高。近4年来,共完成省级以上科研立项21个,出版专著73部,发表论文2530篇。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3项。《菏泽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地方高校优秀学报”。随着科研实力的壮大,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产学研结合的力度、广度都有了新的提高。
升本以来,菏泽学院多项工作受到上级表彰,被评为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单位、山东省一级档案管理先进单位、工会工作先进单位、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优秀组织单位、学生军训工作先进单位、外教聘请工作先进单位等,获得了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奖、省级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雅苑餐厅被评为省级标准化食堂,3个学生公寓被评为省级标准化公寓。
辉煌的前景
面对全国高等教育百舸争流的发展形势,面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急需,本学年,菏泽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对办学定位进行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对发展规划进行了适当调整。
在办学定位上,菏泽学院立足菏泽,面向鲁西南,辐射山东及周边省份,逐步发展成为规模适中、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质量优良、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主的综合性教学型本科大学。以此办学定位为指导,学校进一步强化了“三个立足”和“四个坚持”的办学思路。“三个立足”即立足新上本科院校实际、立足经济欠发达地区办学实际、立足地方人才市场需求实际,科学规划学校发展。“四个坚持”即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握好扩大外延与提高内涵的关系,保持学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高度重视育人质量和创新能力,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科学发展观,突出办学特色,坚持走特色兴校之路;坚持科学发展观,依法治校,营造民主、法治、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
在发展目标上,根据菏泽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以建院升本为起点,基本完成学科建设、培养模式、办学层次、管理体制的结构性调整,逐步扩大本科办学规模,普通高等教育学生达到16000人,将学校建设成为多学科教学型的本科院校。这一目标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2008年—2012年,在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基础上,全方位提高办学水平,突出办学特色,基本实现专业教育本科化,形成良性发展态势。本科教育达到三分之二以上,为开展研究生教育创造条件。完成二期工程首期建设任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将学校发展成为综合性教学型的合格本科高校。第三步,2013年—2015年,在稳定办学规模的前提下,突出内涵发展,全力提高办学质量。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原则,打造一批省内国内知名学科和优势专业,培养、引进、聘用一批知名学者和学科带头人,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综合性教学型本科院校,为创建综合性的教学科研型本科大学打好基础,力争成为在全省和苏鲁豫皖边界地区有一定影响的地方名校。
经过前几年全校上下的辛勤努力,“353”发展战略第一阶段的工作任务顺利完成,第二阶段工作顺利开展。当前,学校发展中面临着两大任务,一是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准备工作,二是二期工程建设。为做好迎接教育部第二轮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学校从去年11月开始,对全校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自评,对存在的不足有了明确的认识,正在逐步完善和整改。二期工程列入了菏泽市“十一五”发展规划,计划新征土地1018亩,新增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二期工程完工后,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将完全满足2万人的办学要求。目前,二期工程首批260亩新增土地的手续已基本办理完结,17万平方米的首批建设项目已开始规划设计。
走过六十年的发展历程,有荆棘也有坦途。菏泽学院立足本校实际,把握社会需求,恰如其分地找准自己的位置,设定自己的发展空间,让一切有利于发展的思想充分活跃起来,让一切有利于发展的资源充分释放出来,让一切有利于发展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一张蓝图绘到底,努力实现学校的“二次创业”。
岁逢己丑,吉期又至。四月的菏泽,惠风和畅,牡丹飘香。花城人民喜悦地迎来了菏泽学院建校60周年纪念日。
六十年风雨沧桑,六十年辉煌巨变。从幼芽破土,到枝繁叶茂,到挺拔参天,菏泽学院成长的每一步,都承载着市委、市政府的悉心关怀,凝聚着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寄托着900万花城人民的殷切期盼。
艰难的起步
菏泽学院60年的发展历程,是一部积累跬步、集腋成裘的创业史,更是一部众志成城、愈挫弥坚的奋斗史。
始建于1949年2月的冀鲁豫区第二师范学校,是菏泽学院的前身。当年2月开始招生,4月正式上课。当年8月,随着平原省的建立,学校定名为平原省立菏泽师范学校,由平原省教育厅主管。
1952年12月,平原省撤销,菏泽地区划归山东省管辖,学校更名为山东省菏泽第一师范学校,简称“菏泽一师”,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1953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山东省四所重点师范学校之一,1954年10月被教育部列为全国200所重点中等学校之一。
1958年8月,为解决菏泽地区中学师资匮乏问题,经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在菏泽第一师范学校的基础上组建菏泽师范专科学校,由菏泽地委主管,学校从此跨入了高等院校行列。同年10月,济宁师专撤销后,部分学生并入该校。1962年5月,根据山东省文教口机构精简会议精神,学校撤销,改建为菏泽师范学校(第二师范并入),隶属菏泽地区领导。1970年7月,根据山东省革委会《山东省高校布局和专业调整方案》,山东财经学院撤销,人员和设备下放菏泽和惠民两地办学,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得以重建。1978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列入恢复和增设的55所普通高等学校之一,从此学校跨入了规范发展的快车道。
为适应菏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层次,2001年4月19日,中共菏泽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决定,以菏泽师范专科学校为基础,举全市之力筹建菏泽学院,菏泽人民群情振奋,翘首以盼。
2002年1月7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下发文件,同意菏泽师范专科学校、菏泽教育学院、菏泽广播电视大学合并,同时并入菏泽师范学校、菏泽农业学校的有效办学资源,组建新的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并以此为基础筹建菏泽学院。2002年2月3日,菏泽市委、市政府召开菏泽学院筹建动员大会,公布了《菏泽学院筹建工作实施方案》,建院上本工作从此全面启动。按照教育部新上本科院校设置标准,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一方面积极进行办学资源的整合,加强学科和专业建设,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另一方面,集中各方面力量,开始一期工程建设,投入资金近3亿元,新征土地472亩,完成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使学校的办学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004年2月,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经过全面、细致的考察评审,一致认为学校条件已基本达到教育部本科院校设置要求,同意申报。2004年3月,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在成都召开会议,高票通过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将菏泽师专改建为菏泽学院的申请》。
菏泽人民不会忘记这一天——2004年5月17日——教育部正式批准菏泽师范专科学校改建为菏泽学院,筹建任务至此圆满完成。菏泽学院的设立,改写了菏泽没有本科院校的历史,开启了菏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时代。
60年来,十余万优秀毕业生从这里走上各个岗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美丽的转身
由师专到学院,五年来,学生更多了,校园更美了,菏泽学院完成了她“美丽的转身”。
2004年9月15日,菏泽学院首任党委班子履任后,积极深入一线调研,组织开展了多次解放思想、更新办学理念的全校性活动,努力探索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办学之路,着力解决学校改革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着力解决与本科教育、教学不相适应的各种问题,进一步理顺关系、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取得了学院发展的良好开局。
2008年7月7日,省委对学校党委班子进行了新的调整。新班子高举科学发展旗帜,强调求真务实作风,重点研究了高教发展面临的新形势、菏泽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学校发展采取的新举措,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时求变,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全面提高。
建院升本,是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五年多来,学院领导班子一届接着一届干,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咬定青山不放松,使学校不断发展和进步。
办学规模扩大,科学发展局面初步形成。在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前提下,把扩大办学规模作为学校发展的基础,进而优化办学结构、保证运行质量、提高办学效益。学校的招生范围由山东省内,逐步扩展到全国24个省、自治区,各类全日制在校生超过了1.8万人,实现了办学规模历史性的突破,较2002年合并之初翻了一番还多。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远程开放教育获得较快发展,各类在籍生、在读生超过1.3万人。学校初步形成了以普教为主,普教、成教、职教、远程教育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办学条件得到改善。为解决学校发展的资金需求,积极争取省市财政资金支持,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改善贷款结构,科学合理使用现有资金,统筹安排,厉行节约,保证了学校正常运转和建设的资金需要。筹资4000多万元,完成了一期工程尾工建设,整治了三个校区的环境,校园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观。投入2600万元,完成了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的4栋学生公寓楼建设,从根本上改善了学生住宿状况。投入1689万元,完成了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机电楼建设,实现了机电工程系整体搬迁至北校区的设想。通过积极运作,竞得268亩土地的使用权,开工建设教工住宅小区,首批25万平方米住宅楼即将全部竣工。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414亩,建筑面积47万余平方米,较升本之初有了大幅增长。
为切实加强教学工作,保证本科教学质量,升本以来投入3500余万元用于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的购置,使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总值由2800万元增加到7300余万元,馆藏图书由30万册增加到100余万册。
不竭的动力
2004年以来,菏泽学院教师外出攻读硕士、博士学位112人,引进博士15名、引进硕士209名,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已占专任教师的40.7%。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356人,高职比达到32.9%。教师中现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名,省级教学名师3名,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10名,1名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个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团队。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得到很大改善,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这是菏泽学院加强软件建设的一个缩影。
人才、质量和特色,是高校的生命线,更是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生命线。教学和科研,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决定着高校的生存和发展。为此,菏泽学院不断进行体制创新,提高教学质量,为学院科学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整合办学资源,加强学科专业建设。针对“五校”合并的实际情况,学校加强资源整合工作,设置了20个系及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远程教育学院等3个学院,理顺了各方面的关系,促进了工作上的协调、配合和融合,调动了全校的积极性。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力强化学科专业建设,积极上马本科专业。学校现有普通本科专业35个、普通专科专业37个,涵盖了人文、社科、理、工、农等9大学科门类。1个学科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1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5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在学科和专业建设中,学校重点建设了部分贴近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尤其是工科类专业,学科结构和专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005年非师范类本、专科专业超过师范类专业,促进了学校向多学科、综合性方向发展。
教学工作成绩突出,科研工作呈现新面貌。学校高度重视教学工作,进一步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强化育人质量意识。根据人才市场需求,按照“规范、改革、创新、提高”的原则,进一步改革培养模式,加强教学管理,实施了新的教学改革计划,初步形成了适应本科教学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着眼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全面启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自评工作,彻底摸清了家底,明确了整改方向。坚持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深化教学改革研究,提高了教学水平,2008、2009两届学生考研工作均取得突出成绩。在育人质量提高的基础上,通过扩大对外宣传,加强就业推荐和指导,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一次性就业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其中,师范专科类学生一次性就业率连续多年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在加强教学工作的同时,努力强化科研工作。学校先后出台了《科研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科研工作奖励暂行办法》等文件,建立了科研立项、奖励等制度。浓化校园学术氛围,加强校际学术交流,科研立项和成果获奖的数量和等级较以前都有明显的提高。近4年来,共完成省级以上科研立项21个,出版专著73部,发表论文2530篇。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3项。《菏泽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地方高校优秀学报”。随着科研实力的壮大,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产学研结合的力度、广度都有了新的提高。
升本以来,菏泽学院多项工作受到上级表彰,被评为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单位、山东省一级档案管理先进单位、工会工作先进单位、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优秀组织单位、学生军训工作先进单位、外教聘请工作先进单位等,获得了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奖、省级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雅苑餐厅被评为省级标准化食堂,3个学生公寓被评为省级标准化公寓。
辉煌的前景
面对全国高等教育百舸争流的发展形势,面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急需,本学年,菏泽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对办学定位进行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对发展规划进行了适当调整。
在办学定位上,菏泽学院立足菏泽,面向鲁西南,辐射山东及周边省份,逐步发展成为规模适中、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质量优良、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主的综合性教学型本科大学。以此办学定位为指导,学校进一步强化了“三个立足”和“四个坚持”的办学思路。“三个立足”即立足新上本科院校实际、立足经济欠发达地区办学实际、立足地方人才市场需求实际,科学规划学校发展。“四个坚持”即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握好扩大外延与提高内涵的关系,保持学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高度重视育人质量和创新能力,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科学发展观,突出办学特色,坚持走特色兴校之路;坚持科学发展观,依法治校,营造民主、法治、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
在发展目标上,根据菏泽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以建院升本为起点,基本完成学科建设、培养模式、办学层次、管理体制的结构性调整,逐步扩大本科办学规模,普通高等教育学生达到16000人,将学校建设成为多学科教学型的本科院校。这一目标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2008年—2012年,在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基础上,全方位提高办学水平,突出办学特色,基本实现专业教育本科化,形成良性发展态势。本科教育达到三分之二以上,为开展研究生教育创造条件。完成二期工程首期建设任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将学校发展成为综合性教学型的合格本科高校。第三步,2013年—2015年,在稳定办学规模的前提下,突出内涵发展,全力提高办学质量。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原则,打造一批省内国内知名学科和优势专业,培养、引进、聘用一批知名学者和学科带头人,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综合性教学型本科院校,为创建综合性的教学科研型本科大学打好基础,力争成为在全省和苏鲁豫皖边界地区有一定影响的地方名校。
经过前几年全校上下的辛勤努力,“353”发展战略第一阶段的工作任务顺利完成,第二阶段工作顺利开展。当前,学校发展中面临着两大任务,一是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准备工作,二是二期工程建设。为做好迎接教育部第二轮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学校从去年11月开始,对全校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自评,对存在的不足有了明确的认识,正在逐步完善和整改。二期工程列入了菏泽市“十一五”发展规划,计划新征土地1018亩,新增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二期工程完工后,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将完全满足2万人的办学要求。目前,二期工程首批260亩新增土地的手续已基本办理完结,17万平方米的首批建设项目已开始规划设计。
走过六十年的发展历程,有荆棘也有坦途。菏泽学院立足本校实际,把握社会需求,恰如其分地找准自己的位置,设定自己的发展空间,让一切有利于发展的思想充分活跃起来,让一切有利于发展的资源充分释放出来,让一切有利于发展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一张蓝图绘到底,努力实现学校的“二次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