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9年10月28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4]
“吃“的变化
王俭彩口述 张昌伦整理(山东单县)
我与共和国同龄。谈起60年来“吃”的变化,最有资格的我咋也收不住”话匣子”:
听奶奶说,我是1949年阴历正月初八生人。由于当时生活艰苦,母亲缺乏营养,我一来到这个世上就没奶吃。看着骨瘦如柴的我饿得有气无力地直哭,焦虑不安的奶奶终于琢磨出一个办法:把煮熟的地瓜加点水捣成糊状倒进缝制的布条袋里,扎上口,让我含裹。由于营养差,两岁时还不会走路,三四岁都跑不稳。在我8岁的一天,姑奶奶从集上买了串煎包来俺家串门。当老人取下两个送给我时,我竟吓得边哆哆索索往后退边说:“我不要,我不要,它咬人……”每每回忆起这个细节,母亲的双眼就潮潮的:“唉,俺这孩子强成个人……”
到了六十年代,那生活也够苦的,吃糠咽菜是常有的事,只有到生产队的牛、驴病死了或丧失劳动能力,经上级批准宰杀时,才能跟乡亲们一起解解馋,打打牙祭。
步入七十年代,生活稍微好些了,能基本摆脱野菜,吃上油光透亮、被大伙称作“塑料馍”的地瓜面窝窝头。常吃“塑料馍”会感到厌腻,村里一位“土木匠”就用凳子和铁皮作面料,发明了面条机,将“塑料馍”放进去,轧出黑细黑细的馍条来,用蒜泥、盐、醋等佐料一拌,便成了诱人的上等食品。于是,“土木匠”的面条机就传遍全村。当时吃肉要到食品站去买,七毛多钱一斤。平时吃不起,只有来了客人或逢年过节时才能买一点,差不多都是油颤颤的肥肉,既能炼油,又能用炼剩的肉巴解解馋,挺合算。我那时最盼村里放电影或耕翻地——由于父母是全村有名的实在人,给放映员和耕作手的招待饭队长都是安排在我家。到那时,我总要凑父母不留神时拿张包皮饼卷几块煎鸡蛋和肥肉片,悄悄躲出去独享口福。
改革开放后,村里搞了土地联产承包制,收的粮食猛一下多起来,再加上种棉、养猪、喂羊,手头有了活泛钱,“吃”上就有了大变化:顿顿白面膜,油儿当水吃,馋了就买肉改善生活。特别是政府鼓励农民干个体、外出务工和免了农业税、学费、书费,实行新农合以来,你看,一家比一家有钱,“吃”上更是变花样。如今,人们连肉都吃够了,又回过头来吃野菜啥的。就说我家吧,老伴上集除了买点瘦肉外,竹篮里总少不了西红柿、圆葱、木耳、蘑菇、芹菜和豆腐,回来就照着儿媳送给她的菜谱做。我说:“他娘,咱可逢上好社会了,结结实实地活着,多享几年共产党给咱老百姓谋造的好光景!”老伴乐得咯咯直笑:“可不,咱今天享的福,连最会摆谱的慈喜太后都羡慕!”
我与共和国同龄。谈起60年来“吃”的变化,最有资格的我咋也收不住”话匣子”:
听奶奶说,我是1949年阴历正月初八生人。由于当时生活艰苦,母亲缺乏营养,我一来到这个世上就没奶吃。看着骨瘦如柴的我饿得有气无力地直哭,焦虑不安的奶奶终于琢磨出一个办法:把煮熟的地瓜加点水捣成糊状倒进缝制的布条袋里,扎上口,让我含裹。由于营养差,两岁时还不会走路,三四岁都跑不稳。在我8岁的一天,姑奶奶从集上买了串煎包来俺家串门。当老人取下两个送给我时,我竟吓得边哆哆索索往后退边说:“我不要,我不要,它咬人……”每每回忆起这个细节,母亲的双眼就潮潮的:“唉,俺这孩子强成个人……”
到了六十年代,那生活也够苦的,吃糠咽菜是常有的事,只有到生产队的牛、驴病死了或丧失劳动能力,经上级批准宰杀时,才能跟乡亲们一起解解馋,打打牙祭。
步入七十年代,生活稍微好些了,能基本摆脱野菜,吃上油光透亮、被大伙称作“塑料馍”的地瓜面窝窝头。常吃“塑料馍”会感到厌腻,村里一位“土木匠”就用凳子和铁皮作面料,发明了面条机,将“塑料馍”放进去,轧出黑细黑细的馍条来,用蒜泥、盐、醋等佐料一拌,便成了诱人的上等食品。于是,“土木匠”的面条机就传遍全村。当时吃肉要到食品站去买,七毛多钱一斤。平时吃不起,只有来了客人或逢年过节时才能买一点,差不多都是油颤颤的肥肉,既能炼油,又能用炼剩的肉巴解解馋,挺合算。我那时最盼村里放电影或耕翻地——由于父母是全村有名的实在人,给放映员和耕作手的招待饭队长都是安排在我家。到那时,我总要凑父母不留神时拿张包皮饼卷几块煎鸡蛋和肥肉片,悄悄躲出去独享口福。
改革开放后,村里搞了土地联产承包制,收的粮食猛一下多起来,再加上种棉、养猪、喂羊,手头有了活泛钱,“吃”上就有了大变化:顿顿白面膜,油儿当水吃,馋了就买肉改善生活。特别是政府鼓励农民干个体、外出务工和免了农业税、学费、书费,实行新农合以来,你看,一家比一家有钱,“吃”上更是变花样。如今,人们连肉都吃够了,又回过头来吃野菜啥的。就说我家吧,老伴上集除了买点瘦肉外,竹篮里总少不了西红柿、圆葱、木耳、蘑菇、芹菜和豆腐,回来就照着儿媳送给她的菜谱做。我说:“他娘,咱可逢上好社会了,结结实实地活着,多享几年共产党给咱老百姓谋造的好光景!”老伴乐得咯咯直笑:“可不,咱今天享的福,连最会摆谱的慈喜太后都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