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9年11月13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2]
地方发展我服务 经济提速我推助
——市交警部门服务经济发展工作纪实
记者刘剑辉 通讯员 唐家春王季冬
今年以来,菏泽市交警支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目标,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强素质、快节奏、求实效”的工作思路, 采取“白+黑”、“5+2”的工作模式,确保了全市道路交通事故稳中有降,交通违法率由以前的32%降低到目前的不足7%,事故追逃破案率由以前的不足80%提高到了目前的95%。
以人为本,新举措便民利民
我市交警部门坚持服务经济、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出台服务经济发展新措施,改革警务,积极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新需求。“菏泽经济发展到哪里,交警工作就服务到哪里”。他们成立了专门的服务经济建设办公室,主动开展上门服务,降低企业办事成本,维护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落实专人预约服务制,为企业排忧解难;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沟通,及时上门征求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并加以整改,不断提高为企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坚持以“听意见,查问题,寻不足,出点子”为主题,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60强企业、运输企业代表、驾驶员以及群众代表召开座谈会,面对面听取意见和建议,认真梳理交警部门在队伍管理、路面执法、车管服务、事故处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仔细探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软肋”。市交警支队还把“问计于民”与创建“人民满意单位”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设监督电话、热线电话、“支队长信箱”、发放征求意见表等方式,开门纳谏听意见,问计于民找差距,促进了民警的规范执法,拉近了警民关系。
在国家“汽车下乡”政策出台后,交警支队积极进行了驾驶证理论考试改革,以纸质试卷让农民进行科目一考试,并为农民购买汽车申请补贴积极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带动了我市汽贸行业的发展,惠及了我市广大农民群众。
在全国率先推行“三小”车辆和大型汽车自选号牌。设立农民优先服务窗口,让农民群众同样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实惠;同时印制了80余万张“农民优先警务直通联亲卡”,挨家挨户发放到农民手中,形成警民一家亲的良好氛围。
服务前移。在企业、社区、农村、学校等地建立交通安全警务室230个,把交警队、车管所建在老百姓的家门口。同时在乡镇、行政村成立交通安全协会,实行自治管理,解决了交通管理工作中多年存在的农村交通管理这一薄弱环节和管理盲区问题。
重教育、轻罚款,实行了人性化执法措施。对十五种轻微交通违法实行首违不罚的措施,制作了针对学生、农民、单位职工等不同群众的交通安全宣传课件,以典型的事故案例教育群众自觉守法、杜绝事故。
科技强警 营造安全大交通
今年全国大事、喜事多,交警系统全力整秩序、压事故、保畅通,为“全运会”和新中国成立60年大庆营造安全的交通环境。
强化安全隐患排查。对我市国省道626个路口、151处弯道、沿线404个村庄、71所学校、172个较大型企业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对安全隐患全部形成整改建议书,分别报有关职能部门,同时安排民警加强对安全隐患路段的巡逻,严防失控漏管,确保将事故隐患降到最低。同时依托警务工作站和治安卡点,对进出我市的营运客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校车逐车检查、登记,严禁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进入或驶出菏泽辖区。积极开展专项整治活动。针对影响交通安全的酒后驾驶、闯信号、非机动车和行人不遵守交通法规等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出重拳、下狠手,大力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
推行科技引导、科学规划,加强信息化应用,改写了我市各县区无交通安全规划的历史,增强了交通治安防控能力,提高了城市品位。一是编制完成全市交通安全规划。自2009年4月,交警支队先后与清华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国内交通科研领域具有显著业绩的12所大学、单位进行联系。政府公开招标选定了山东理工大学进行我市交通安全规划的编制工作。在编制工作中,交警部门配合编制专家组相继进行了居民出行OD(起始点)调查、PTS(公交)调查、路口渠化等一系列的基础调查工作,目前,我市各县区的交通安全规划已全部编制完成,并提交各县区政府进行审议,改写了我市各县区无交通安全规划的历史,为今后科学管理、科学建设、科学规划城市交通指明了方向。二是智能化交通管控系统应用效果斐然。智能化交通管控系统自元月份投入应用以来,先后为破获刑事、治安案件提供直接线索371起,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10356起,通过信息化比对,在侦破交通事故逃逸案件01、02号作战方案中均实现了逃逸事故百分百破案的目标,同时城区的机动车违法由应用前的每天将近2万起减少到几百起,极大的提高了群众出行的安全指数。目前,投资4000万元的智能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之中,交警支队在各县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已先期投入1000余万资金,对各县道路进行了渠化,增设了大批配套设施。
省长助理、公安厅长吴鹏飞,公安部交管局局长杨钧来菏视察时,对我市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我市的警务信息化应用工作率先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执法必严 确保和谐大畅通
全市交警将以推进执法规范化、警务信息化、管理精细化、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四项建设”作为切入点,扎实推进各项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带好队伍不发生问题,干好工作让群众满意,为“和谐菏泽”、“平安菏泽”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为提高执法水平,市交警部门狠抓队伍内部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队伍整体执法水平。以严格执行交警总队路面执勤执法“七严禁、七规范”为突破口,强化民警全员业务培训,建立落实常用法规“一口清”每周抽考制度,积极推行文明执法用语,全面提升队伍整体执法水平。加强了对民警的教育和监督。逐级开展了廉政咨询谈话活动;统一制作了服务监督卡,注明民警详细信息和监督电话并要求上岗必配戴,方便群众监督,使民警做到时刻警醒;推行了“廉政风险金”制度,从而形成了领导与民警之间、民警与民警之间层层监督、相互监督的良好氛围;逐步配发执法记录仪,对民警执法全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增加了执法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服务群众保安全,牺牲小家为大家。市交警支队推出了高峰岗长效机制,从支队长到普通民警全体人员一律在早、晚高峰期间进行执勤,疏导交通、纠正违法。并专门成立女子高峰岗标准化指挥中队,目前已成为了菏泽城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同时,支队要求所有高峰岗执勤人员在执勤完毕后,决不能耽误平时的日常工作,支队机关平时平均每天合计加班600余小时也增加到了800余小时,但广大民警无怨无悔,充分体现了交通民警忠诚奉献的崇高精神。
今年以来,菏泽市交警支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目标,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强素质、快节奏、求实效”的工作思路, 采取“白+黑”、“5+2”的工作模式,确保了全市道路交通事故稳中有降,交通违法率由以前的32%降低到目前的不足7%,事故追逃破案率由以前的不足80%提高到了目前的95%。
以人为本,新举措便民利民
我市交警部门坚持服务经济、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出台服务经济发展新措施,改革警务,积极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新需求。“菏泽经济发展到哪里,交警工作就服务到哪里”。他们成立了专门的服务经济建设办公室,主动开展上门服务,降低企业办事成本,维护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落实专人预约服务制,为企业排忧解难;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沟通,及时上门征求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并加以整改,不断提高为企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坚持以“听意见,查问题,寻不足,出点子”为主题,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60强企业、运输企业代表、驾驶员以及群众代表召开座谈会,面对面听取意见和建议,认真梳理交警部门在队伍管理、路面执法、车管服务、事故处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仔细探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软肋”。市交警支队还把“问计于民”与创建“人民满意单位”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设监督电话、热线电话、“支队长信箱”、发放征求意见表等方式,开门纳谏听意见,问计于民找差距,促进了民警的规范执法,拉近了警民关系。
在国家“汽车下乡”政策出台后,交警支队积极进行了驾驶证理论考试改革,以纸质试卷让农民进行科目一考试,并为农民购买汽车申请补贴积极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带动了我市汽贸行业的发展,惠及了我市广大农民群众。
在全国率先推行“三小”车辆和大型汽车自选号牌。设立农民优先服务窗口,让农民群众同样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实惠;同时印制了80余万张“农民优先警务直通联亲卡”,挨家挨户发放到农民手中,形成警民一家亲的良好氛围。
服务前移。在企业、社区、农村、学校等地建立交通安全警务室230个,把交警队、车管所建在老百姓的家门口。同时在乡镇、行政村成立交通安全协会,实行自治管理,解决了交通管理工作中多年存在的农村交通管理这一薄弱环节和管理盲区问题。
重教育、轻罚款,实行了人性化执法措施。对十五种轻微交通违法实行首违不罚的措施,制作了针对学生、农民、单位职工等不同群众的交通安全宣传课件,以典型的事故案例教育群众自觉守法、杜绝事故。
科技强警 营造安全大交通
今年全国大事、喜事多,交警系统全力整秩序、压事故、保畅通,为“全运会”和新中国成立60年大庆营造安全的交通环境。
强化安全隐患排查。对我市国省道626个路口、151处弯道、沿线404个村庄、71所学校、172个较大型企业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对安全隐患全部形成整改建议书,分别报有关职能部门,同时安排民警加强对安全隐患路段的巡逻,严防失控漏管,确保将事故隐患降到最低。同时依托警务工作站和治安卡点,对进出我市的营运客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校车逐车检查、登记,严禁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进入或驶出菏泽辖区。积极开展专项整治活动。针对影响交通安全的酒后驾驶、闯信号、非机动车和行人不遵守交通法规等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出重拳、下狠手,大力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
推行科技引导、科学规划,加强信息化应用,改写了我市各县区无交通安全规划的历史,增强了交通治安防控能力,提高了城市品位。一是编制完成全市交通安全规划。自2009年4月,交警支队先后与清华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国内交通科研领域具有显著业绩的12所大学、单位进行联系。政府公开招标选定了山东理工大学进行我市交通安全规划的编制工作。在编制工作中,交警部门配合编制专家组相继进行了居民出行OD(起始点)调查、PTS(公交)调查、路口渠化等一系列的基础调查工作,目前,我市各县区的交通安全规划已全部编制完成,并提交各县区政府进行审议,改写了我市各县区无交通安全规划的历史,为今后科学管理、科学建设、科学规划城市交通指明了方向。二是智能化交通管控系统应用效果斐然。智能化交通管控系统自元月份投入应用以来,先后为破获刑事、治安案件提供直接线索371起,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10356起,通过信息化比对,在侦破交通事故逃逸案件01、02号作战方案中均实现了逃逸事故百分百破案的目标,同时城区的机动车违法由应用前的每天将近2万起减少到几百起,极大的提高了群众出行的安全指数。目前,投资4000万元的智能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之中,交警支队在各县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已先期投入1000余万资金,对各县道路进行了渠化,增设了大批配套设施。
省长助理、公安厅长吴鹏飞,公安部交管局局长杨钧来菏视察时,对我市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我市的警务信息化应用工作率先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执法必严 确保和谐大畅通
全市交警将以推进执法规范化、警务信息化、管理精细化、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四项建设”作为切入点,扎实推进各项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带好队伍不发生问题,干好工作让群众满意,为“和谐菏泽”、“平安菏泽”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为提高执法水平,市交警部门狠抓队伍内部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队伍整体执法水平。以严格执行交警总队路面执勤执法“七严禁、七规范”为突破口,强化民警全员业务培训,建立落实常用法规“一口清”每周抽考制度,积极推行文明执法用语,全面提升队伍整体执法水平。加强了对民警的教育和监督。逐级开展了廉政咨询谈话活动;统一制作了服务监督卡,注明民警详细信息和监督电话并要求上岗必配戴,方便群众监督,使民警做到时刻警醒;推行了“廉政风险金”制度,从而形成了领导与民警之间、民警与民警之间层层监督、相互监督的良好氛围;逐步配发执法记录仪,对民警执法全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增加了执法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服务群众保安全,牺牲小家为大家。市交警支队推出了高峰岗长效机制,从支队长到普通民警全体人员一律在早、晚高峰期间进行执勤,疏导交通、纠正违法。并专门成立女子高峰岗标准化指挥中队,目前已成为了菏泽城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同时,支队要求所有高峰岗执勤人员在执勤完毕后,决不能耽误平时的日常工作,支队机关平时平均每天合计加班600余小时也增加到了800余小时,但广大民警无怨无悔,充分体现了交通民警忠诚奉献的崇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