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9年11月13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4]
伯父的《菏泽日报》情结
郭晓琳
自从哥哥离开菏泽到外地上大学,我就从农村老家来到伯父的身边读书和生活了。
今年国庆节放了长假,这一天,我跟随伯父来到他的办公室。最先跃入我眼帘的是一张长方形桌子上整整齐齐摆放着的几摞厚厚的报纸。伯父告诉我,这是他精心保存的近5年来的菏泽日报,一份也不少!
伯父是市直机关某单位的一位县级领导干部,在菏泽工作已有20多年。伯父向来有读报的习惯。他常对家里人说,一天不吃饭能撑得过去,但一天不读报心里就觉得憋得慌。伯父在工作中,每年都要订上四五份报纸,其他过时的报纸一到年底都被他处理掉,但唯有菏泽日报例外。每到月底或月初,这份报纸都被他亲手整理和装订得板板正正,一份也不舍得丢弃。这次伯父带我来他办公室就是帮他整理报纸的。
伯父对菏泽日报情有独钟。这些年来,他先后在市直机关两个单位担任过主要领导职务。据伯父讲,每到报刊订阅之际,他总是要求单位办公室主任首先考虑订阅菏泽日报。他这样说,菏泽日报是市委的机关报,是全市干部群众共有的精神家园,吃着菏泽的饭,喝着菏泽的水,不看菏泽人自己办的报纸怎行?他除了要求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人手一份菏泽日报外,还动员单位每个科室都要订阅一份。同时伯父还一向对菏泽日报倍加爱惜。有时他白天忙于工作顾不得阅读菏泽日报,就把单位给他订的菏泽日报拿回家,利用睡觉前的时间阅读一遍。去年的一天,伯母无意识地将他拿回家的两期报纸当作他用毁后扔在了垃圾箱,伯父知道后,心疼得对伯母大吵了一通,硬要伯母想办法将那两期报纸给他找来补齐。气得伯母回击说:“那你就去吃菏泽日报吧!”
伯父对菏泽日报建立起来的情感,来源于他工作和生活中从这份报纸中的受益。伯父作为一名在菏泽工作多年的县级领导干部,不仅考虑和料理本单位的事情,对全市各方面的情况也都非常关注。他从菏泽日报上及时获取了大量的信息,了解到许多市内外发生的大事,尤其是随时观察到本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典型、新经验。伯父讲,菏泽日报上登的事情,有许多是在会议上听不到、在文件上看不到的。伯父不仅喜欢读报,而且非常注意用报。他经常借鉴菏泽日报提出的一些观点,来启发自己的思路;不断学习运用菏泽日报刊登的一些先进经验和做法,来鞭策自己的行动。伯父经常说,他从菏泽日报上学会了很多东西,汲取了大量营养,也获得了一种巨大的力量。伯父始终把菏泽日报作为自己的良师益友,多年来与菏泽日报相随相伴,从不分离!
伯父还经常教育我多看菏泽日报。前几年我在菏泽一中读高中,伯父对我说,学习书本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也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要关心社会上发生的事情,菏泽日报就是观察社会的一个窗口。当时我的作文老是写不好,伯父一针见血地给我指出主要是缺乏社会生活,对社会了解太少。他在读报中凡是发现与我学习特别是写作有关的内容,总是将这期菏泽日报挑选出来,等我放学回家后让我阅读。秀才不出门,也知天下事。我通过阅读菏泽日报,长了不少见识,眼界大大开阔,思维也开始活跃起来,写出的作文比以前丰富生动了许多。
伯父在喜欢读报的同时,还有一个剪贴报纸的习惯。他每在菏泽日报上发现了认为是对自己和对别人有用的东西,都要精心剪下来,先是存放在一起,然后再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并小心翼翼地用胶水粘贴到白纸上,进行装订成册。日子一长,伯父竟积累了十几本全是菏泽日报刊登内容的剪贴本。记得今年“五一”节期间,老家几个人来到伯父家,要伯父想办法帮助他们挣点钱。伯父没说别的,他从他的书橱里拿起一本剪贴本,向家里人一一介绍菏泽日报上刊登的一些有关种植、养殖发家致富的典型,并建议他们去现场参观学习一下。当时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是,伯父反复向家里人介绍了菏泽日报今年4月10日刊登的成武县36岁的农民王崇京靠养癞蛤蟆富起来的事迹。一位本家叔叔从伯父的介绍中受到了启发和鼓舞,吃完午饭就去了那里参观学习,回家后也养起了癞蛤蟆,听说已有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伯父还把菏泽日报作为倾心交谈的知己。伯父虽然年龄也不小了,但他思想从不懒惰,至今还习惯动脑又动手,在工作之余常常给菏泽日报写点文章。他经常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一些较多的思考,并随时发表自己的观点。据伯父讲,2004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思路和目标,但他发现部分县、乡干部喊口号多,抓落实少。于是他就奋笔疾书写出了“实现超常规发展须有超常规措施”的文章,被登在了当年3月26日的菏泽日报上,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看后都给予了很高评价,在社会上也引起较大反响。几年来,伯父笔耕不辍,在菏泽日报上不断发表自己的作品,也使他获得不少感悟,精神生活充实了很多。
今年订阅报刊的季节又要到了。我笃定,伯父订阅的第一份报纸仍是他念兹在兹的菏泽日报。伯父已与菏泽日报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感情。菏泽日报,将成为他永远离不开的朋友。
自从哥哥离开菏泽到外地上大学,我就从农村老家来到伯父的身边读书和生活了。
今年国庆节放了长假,这一天,我跟随伯父来到他的办公室。最先跃入我眼帘的是一张长方形桌子上整整齐齐摆放着的几摞厚厚的报纸。伯父告诉我,这是他精心保存的近5年来的菏泽日报,一份也不少!
伯父是市直机关某单位的一位县级领导干部,在菏泽工作已有20多年。伯父向来有读报的习惯。他常对家里人说,一天不吃饭能撑得过去,但一天不读报心里就觉得憋得慌。伯父在工作中,每年都要订上四五份报纸,其他过时的报纸一到年底都被他处理掉,但唯有菏泽日报例外。每到月底或月初,这份报纸都被他亲手整理和装订得板板正正,一份也不舍得丢弃。这次伯父带我来他办公室就是帮他整理报纸的。
伯父对菏泽日报情有独钟。这些年来,他先后在市直机关两个单位担任过主要领导职务。据伯父讲,每到报刊订阅之际,他总是要求单位办公室主任首先考虑订阅菏泽日报。他这样说,菏泽日报是市委的机关报,是全市干部群众共有的精神家园,吃着菏泽的饭,喝着菏泽的水,不看菏泽人自己办的报纸怎行?他除了要求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人手一份菏泽日报外,还动员单位每个科室都要订阅一份。同时伯父还一向对菏泽日报倍加爱惜。有时他白天忙于工作顾不得阅读菏泽日报,就把单位给他订的菏泽日报拿回家,利用睡觉前的时间阅读一遍。去年的一天,伯母无意识地将他拿回家的两期报纸当作他用毁后扔在了垃圾箱,伯父知道后,心疼得对伯母大吵了一通,硬要伯母想办法将那两期报纸给他找来补齐。气得伯母回击说:“那你就去吃菏泽日报吧!”
伯父对菏泽日报建立起来的情感,来源于他工作和生活中从这份报纸中的受益。伯父作为一名在菏泽工作多年的县级领导干部,不仅考虑和料理本单位的事情,对全市各方面的情况也都非常关注。他从菏泽日报上及时获取了大量的信息,了解到许多市内外发生的大事,尤其是随时观察到本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典型、新经验。伯父讲,菏泽日报上登的事情,有许多是在会议上听不到、在文件上看不到的。伯父不仅喜欢读报,而且非常注意用报。他经常借鉴菏泽日报提出的一些观点,来启发自己的思路;不断学习运用菏泽日报刊登的一些先进经验和做法,来鞭策自己的行动。伯父经常说,他从菏泽日报上学会了很多东西,汲取了大量营养,也获得了一种巨大的力量。伯父始终把菏泽日报作为自己的良师益友,多年来与菏泽日报相随相伴,从不分离!
伯父还经常教育我多看菏泽日报。前几年我在菏泽一中读高中,伯父对我说,学习书本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也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要关心社会上发生的事情,菏泽日报就是观察社会的一个窗口。当时我的作文老是写不好,伯父一针见血地给我指出主要是缺乏社会生活,对社会了解太少。他在读报中凡是发现与我学习特别是写作有关的内容,总是将这期菏泽日报挑选出来,等我放学回家后让我阅读。秀才不出门,也知天下事。我通过阅读菏泽日报,长了不少见识,眼界大大开阔,思维也开始活跃起来,写出的作文比以前丰富生动了许多。
伯父在喜欢读报的同时,还有一个剪贴报纸的习惯。他每在菏泽日报上发现了认为是对自己和对别人有用的东西,都要精心剪下来,先是存放在一起,然后再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并小心翼翼地用胶水粘贴到白纸上,进行装订成册。日子一长,伯父竟积累了十几本全是菏泽日报刊登内容的剪贴本。记得今年“五一”节期间,老家几个人来到伯父家,要伯父想办法帮助他们挣点钱。伯父没说别的,他从他的书橱里拿起一本剪贴本,向家里人一一介绍菏泽日报上刊登的一些有关种植、养殖发家致富的典型,并建议他们去现场参观学习一下。当时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是,伯父反复向家里人介绍了菏泽日报今年4月10日刊登的成武县36岁的农民王崇京靠养癞蛤蟆富起来的事迹。一位本家叔叔从伯父的介绍中受到了启发和鼓舞,吃完午饭就去了那里参观学习,回家后也养起了癞蛤蟆,听说已有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伯父还把菏泽日报作为倾心交谈的知己。伯父虽然年龄也不小了,但他思想从不懒惰,至今还习惯动脑又动手,在工作之余常常给菏泽日报写点文章。他经常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一些较多的思考,并随时发表自己的观点。据伯父讲,2004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思路和目标,但他发现部分县、乡干部喊口号多,抓落实少。于是他就奋笔疾书写出了“实现超常规发展须有超常规措施”的文章,被登在了当年3月26日的菏泽日报上,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看后都给予了很高评价,在社会上也引起较大反响。几年来,伯父笔耕不辍,在菏泽日报上不断发表自己的作品,也使他获得不少感悟,精神生活充实了很多。
今年订阅报刊的季节又要到了。我笃定,伯父订阅的第一份报纸仍是他念兹在兹的菏泽日报。伯父已与菏泽日报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感情。菏泽日报,将成为他永远离不开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