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年07月07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8]

牡丹区“硬功夫”优化旅游“软环境”

本报讯 (通讯员郜玉华苗妍)近年来,牡丹区以打造牡丹文化、黄河文化、上古文化为特色,科学编制旅游发展规划,积极挖潜本地特色资源,着力推出寻根文化、禅宗文化、民俗文化等六大旅游品牌,硬功夫优化了旅游软环境。
   科学编制旅游规划。委托中科院专家编制评审了《牡丹区“1+3”旅游发展规划》,确定以黄河文化、上古文化、牡丹文化为特色,推出寻根文化、牡丹文化、黄河文化、禅宗文化、民俗文化、都市休闲文化六张旅游品牌,重点打造“绿色商都、国花之乡、名人故里、帝尧古陵、黄河风情、临济之宗、观光农业、青丘烟柳、杨湖硝烟、明教古刹十大精品主题景区,将形成以牡丹文化为主体、黄河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两翼的综合性旅游发展格局。
   深入挖潜旅游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推进中华祖源景区和黄河文化游览区两大旅游项目。中华祖源景区主要包括中华太昊伏羲龙凤文化园和中华帝尧陵孝文化园两部分,计划投资5亿元,目前已全面开工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区项目总投资2.4亿元,规划面积52平方公里,依托黄河河段资源、水利工程设施、大田农业景观、特色民俗景观等,建设文化大观园和大堤览胜生态公园,开展黄河景观、黄河人家等旅游活动。
   提升改造现有景区。配合市高标准实施了曹州牡丹园提升改造工程,已建成八大景区、39个景点,成为集牡丹观赏、旅游、休闲娱乐、牡丹研究为一体的全国第一国花名园。对城区赵王河进行综合治理,建成融文化、娱乐、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市区重要景观带。同时,在百花园新增了休闲座椅,在古今园新建了仿古大门;在穆李村修建了环村公路,开发了环村油菜花、苹果花观赏等旅游项目。
   优化提高服务质量。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为契机,强化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加强旅游餐饮业管理和人员培训,开展“中式宴会摆台”、“中式铺床”等业务技能大赛,促其提档升级。在城区更换、新增交通指示牌,设置旅游地图广告牌,并在牡丹商业步行街设置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全面提升吃、住、行、游、购、娱整体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