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年07月28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2]
创新工作思路 提高服务水平
今年上半年我市商务工作创一流佳绩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1.36亿元,增幅居全省第一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量31.4万台(部),销售金额6.79亿元,均居全省第一完成进出口86125万美元,同比增长71.6%,增幅全省第二
本报讯 (记者 孙展)市商务局自成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坚持“重发展,惠民生”的工作思路,千方百计发展外向型经济,全力以赴搞活商贸流通,秉承“亲商、安商、富商”的服务理念,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效率型、服务型、诚信型、廉洁型的“六型”机关。在行政审批、政务公开方面,坚持将所有审批项目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努力做到项目审批不过夜,对全部审批项目实行“零收费”,积极创新工作思路,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各项工作成绩显著。
今年以来,市商务局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重大战略部署,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求实创新,扎实工作,全市商务工作呈现出快速增长、全面提高的良好发展态势,各项工作达到了全省一流水平,实现了新的突破。
一是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商贸流通持续稳定增长。1-6月份,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1.36亿元,同比增长19.13%,高于全省平均增幅0.5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一位。全市各类专业批发市场交易额完成379亿元,同比增长34.28%;商贸流通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20.8亿元,同比增长13.2%。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量达到31.4万台(部),销售金额达到6.79亿元,销售数量和销售金额均居全省第一位。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和市场监测工作全省综合考核排名居第七位。
二是进出口增势强劲。全市完成进出口86125万美元,同比增长71.6%,进出口绝对值超过枣庄、泰安、德州三市,增幅全省排名第三位。其中出口51163万美元,同比增长39.6%;进口34962万美元,同比增长158.4%,增幅全省排名第二位。
三是利用外资水平不断提高。新批利用外资项目14个,合同外资13069万美元,同比增长95.21%;实际利用外资1846万美元,同比增长25.6%。
四是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势头良好。新批境外投资企业7家,同比增长250%,增幅全省第一;外派劳务142人。
今年上半年来,市商务局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努力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深入开展“满意消费惠万家”、家电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等活动,稳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累计新建改造标准化农家店3360家,配送中心20处,农家店覆盖率达到50%以上。
大力推进商贸流通项目建设,着力壮大连锁经营规模。专业批发市场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中国牡丹商贸城、定陶国大农贸城、成武鲁西南国际大蒜商贸城等一批过亿元的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成武亿客隆、郓百集团、嘉吉农资、东明三农等连锁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市连锁企业发展到276个,连锁门店8200个,实现连锁经营额31.6亿元,同比增长18.5%。
积极开展集中整治活动,进一步规范流通秩序、优化消费环境。深入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店创建活动,开展打击假冒侵权,广泛开展生猪屠宰大检查、肉类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维护市场秩序。上半年,全市定点屠宰生猪63.4万头,检出病害猪2288头,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13起,没收私宰、病害生猪产品3762公斤,有效地净化了肉类市场。
贸关检通力协作,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一是建立商务、海关、国检、税务、外管等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在报关、报检、出口退税、收汇核销等方面的难题。签订贸检、贸关合作备忘录,积极组织银企对接。二是积极培育进出口主体,上半年新增进出口企业16家,今年全市448家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中有303家保持了正增长,其中有66家企业增长幅度达到100%以上。三是推进出口基地建设,加快产业集群进程。巨野被命名为首批“山东省出口农产品安全示范区”,东明科技创新化工产品出口基地已通过省专家组考核,国家级木草柳出口基地正在申报过程中。四是企业出口信用保险工作实现了零的突破,出口企业保额突破了5000万美元。五是充分利用国家扶持政策,全力支持企业参加国内外重点展会和商贸活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六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企业素质。举办各类培训班23次,对全市300家进出口企业进行了培训。
创新方式,不断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一是对外资项目实行月调度制度。二是香港招商活动和今年春季投洽会取得突破性进展,两次活动签约的项目,合同外资达6.27亿美元。三是坚定不移地推进企业境外上市。目前有10家企业进入上市程序,其中3家企业正在进行财务审计,2家企业完成了尽职调查,1家企业正在起草招股说明书。
积极开拓,外经工作取得新进展。境外营销网络建设步伐加快,16家企业在境外设立了营销机构。以增强技能为重点,切实加强外派劳务培训。市交通职业学院被评为省级外派劳务培训机构。
提质增量,不断增强园区载体能力。1-6月份,十个省级经济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0.4亿元,同比下降6.1%;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7.49亿元,同比增长105.8%。各经济园区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取得了明显成效。采取积极措施延长产业链条,不断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企业规模不断壮大,提升了产业升级步伐。
本报讯 (记者 孙展)市商务局自成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坚持“重发展,惠民生”的工作思路,千方百计发展外向型经济,全力以赴搞活商贸流通,秉承“亲商、安商、富商”的服务理念,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效率型、服务型、诚信型、廉洁型的“六型”机关。在行政审批、政务公开方面,坚持将所有审批项目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努力做到项目审批不过夜,对全部审批项目实行“零收费”,积极创新工作思路,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各项工作成绩显著。
今年以来,市商务局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重大战略部署,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求实创新,扎实工作,全市商务工作呈现出快速增长、全面提高的良好发展态势,各项工作达到了全省一流水平,实现了新的突破。
一是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商贸流通持续稳定增长。1-6月份,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1.36亿元,同比增长19.13%,高于全省平均增幅0.5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一位。全市各类专业批发市场交易额完成379亿元,同比增长34.28%;商贸流通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20.8亿元,同比增长13.2%。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量达到31.4万台(部),销售金额达到6.79亿元,销售数量和销售金额均居全省第一位。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和市场监测工作全省综合考核排名居第七位。
二是进出口增势强劲。全市完成进出口86125万美元,同比增长71.6%,进出口绝对值超过枣庄、泰安、德州三市,增幅全省排名第三位。其中出口51163万美元,同比增长39.6%;进口34962万美元,同比增长158.4%,增幅全省排名第二位。
三是利用外资水平不断提高。新批利用外资项目14个,合同外资13069万美元,同比增长95.21%;实际利用外资1846万美元,同比增长25.6%。
四是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势头良好。新批境外投资企业7家,同比增长250%,增幅全省第一;外派劳务142人。
今年上半年来,市商务局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努力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深入开展“满意消费惠万家”、家电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等活动,稳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累计新建改造标准化农家店3360家,配送中心20处,农家店覆盖率达到50%以上。
大力推进商贸流通项目建设,着力壮大连锁经营规模。专业批发市场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中国牡丹商贸城、定陶国大农贸城、成武鲁西南国际大蒜商贸城等一批过亿元的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成武亿客隆、郓百集团、嘉吉农资、东明三农等连锁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市连锁企业发展到276个,连锁门店8200个,实现连锁经营额31.6亿元,同比增长18.5%。
积极开展集中整治活动,进一步规范流通秩序、优化消费环境。深入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店创建活动,开展打击假冒侵权,广泛开展生猪屠宰大检查、肉类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维护市场秩序。上半年,全市定点屠宰生猪63.4万头,检出病害猪2288头,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13起,没收私宰、病害生猪产品3762公斤,有效地净化了肉类市场。
贸关检通力协作,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一是建立商务、海关、国检、税务、外管等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在报关、报检、出口退税、收汇核销等方面的难题。签订贸检、贸关合作备忘录,积极组织银企对接。二是积极培育进出口主体,上半年新增进出口企业16家,今年全市448家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中有303家保持了正增长,其中有66家企业增长幅度达到100%以上。三是推进出口基地建设,加快产业集群进程。巨野被命名为首批“山东省出口农产品安全示范区”,东明科技创新化工产品出口基地已通过省专家组考核,国家级木草柳出口基地正在申报过程中。四是企业出口信用保险工作实现了零的突破,出口企业保额突破了5000万美元。五是充分利用国家扶持政策,全力支持企业参加国内外重点展会和商贸活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六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企业素质。举办各类培训班23次,对全市300家进出口企业进行了培训。
创新方式,不断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一是对外资项目实行月调度制度。二是香港招商活动和今年春季投洽会取得突破性进展,两次活动签约的项目,合同外资达6.27亿美元。三是坚定不移地推进企业境外上市。目前有10家企业进入上市程序,其中3家企业正在进行财务审计,2家企业完成了尽职调查,1家企业正在起草招股说明书。
积极开拓,外经工作取得新进展。境外营销网络建设步伐加快,16家企业在境外设立了营销机构。以增强技能为重点,切实加强外派劳务培训。市交通职业学院被评为省级外派劳务培训机构。
提质增量,不断增强园区载体能力。1-6月份,十个省级经济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0.4亿元,同比下降6.1%;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7.49亿元,同比增长105.8%。各经济园区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取得了明显成效。采取积极措施延长产业链条,不断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企业规模不断壮大,提升了产业升级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