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年02月16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4]

由“爬格子”到敲键盘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就与写稿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时,伏在桌上写稿,不分昼夜地在方格纸上辛勤耕耘。为赢得编辑一个好印象,字体书写非常工整,速度可想而知,犹如蜗牛爬行,故称“爬格子”。一篇不足千字的草稿,往往磨蹭两个时辰。然后赶紧装入信封寄往报社,心神不安地等待着见报的佳音。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菏泽地区只有一家县级报——当时县级菏泽市创办的《曹州晚报》(主要面对小菏泽市)。缺少扶手,又因自己初出茅庐没有经验,稿件见报很难。后来,《菏泽日报》的前身《菏泽大众》面世,有了投稿的平台,在编辑老师的指导下,稿件见报才渐渐多起来,每年在市级以上报刊采用一百多篇。
   为了提高稿件的命中率,我开始寻找 “捷径”——广种薄收。一篇稿件,抄写几份同时寄往报社,捏笔的手指累得发麻是常有的事。后来偷懒,试着用复写纸复印。抄写一篇稿件同时印上二三份。手写的一份,作为重点投往重要的报社。其余复印的几份,寄往感觉采用希望不大的报社。据说,复印稿件是对编辑不尊重,因此不受编辑的青睐。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油印稿件开始出现。减轻了“爬格子”的劳累之苦。把稿件快速草完后,看着有希望,就花上几元甚至十几元,交到打字社。一篇稿件有时打印一二十份,一个信封同时装上几篇稿,但不能超过7页(20克),在信封的右上角写上“邮资总付第几号”,免贴邮票送往邮局,再由我们的绿衣使者天女散花。只要稿件被采用,报社就会很快寄来样报样刊和稿费单。那时,千字的稿件一般三四十元。
   后来,胶印取代了油印。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稿件的墨香却渐渐远去。
   时代的发展,瞬息万变。有时比人的思维都要快,令人惊喜,甚至不敢相信。几年后,电脑这个神秘的“怪物”开始进入县城,不久又普及到乡镇政府和学校。人们开始天天接触,习以为常,成为工作离不开的重要工具。对于穷酸之极的我来说,能自己拥有一部电脑,那真可望而不可及。
   信息化的到来,要求给新闻单位供稿的时效性越来越高。自己辛苦采写的稿件,因邮途耽误由新变旧而被“枪毙”时,痛心不已。为了自己酷爱的乐趣,2007年年初,我不惜全家一年的收入,终于购置了一台心仪已久的联想牌电脑,实现了多年的夙愿。现在好了,只要有什么新闻素材,坐在电脑前敲上一会儿,鼠标一点,就到了编辑的手里。 通讯员 刘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