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年06月13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B1]

千里走单骑“天路”锻人生

——郓城青年王大鲁单骑进藏记
西藏,这方让人魂牵梦萦的雪域,它的神秘,让人浮想联翩;它的豪迈,让人为之倾倒。可要想领略这方圣地的美景,过去须翻高山、趟急流、越冰川……路途艰辛且危险,令不少探险家也望而却步。如今,尽管交通工具日趋先进,或乘飞机,或坐火车,或搭汽车,可是,高原反应犹如一把利剑还是令多人望而却步。然而,郓城美利达自行车骑兵营里有这样一位汉子,他独自一人骑着自行车,历时54天,完成了“天路”之旅。日前,笔者对刚刚归来的这名具有传奇色彩的坚强男子进行了采访。
  目的:证明世上任何困难都可战胜
   谈起骑自行车前去西藏的缘由,大鲁说,念头始于2010年底,我国的201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先是西南地区大旱,后来玉树发生了7.1级地震,继而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但全国人民表现出来的英雄壮举,足以让任何灾难低头。因此,只要有毅力,任何困难都可以战胜。自己早就听说西藏美丽,西藏难行,于是,便决定骑车前去西藏,希望以此来告诉人们,世界上并没有不能战胜的困难。同时为自己平淡的生活激起一片浪花,留下一次终生难忘的记忆。
   大鲁原是郓城县城一家照相馆的职工,平时酷爱骑行,但过去基本上单枪匹马,以车代步。为实现骑车进藏的梦想,今年元旦前夕他加入了郓城县美利达自行车骑兵营,从一名“游击队员”变为“正规军”。刚开始加入骑游队的时候,他每天只能骑三四十公里,后来慢慢增加距离,再后来一天骑个百多公里也是“小菜一碟”了。
   具备了骑车进藏的基本条件后,他便把自己的“宏伟蓝图”说给队友们,希望多些人参与,路上做伴也好有个相互照应。但是,尽管大家对他的想法颇为赞许,可是一合计需要两个月的时间,便个个打了退堂鼓。他决定来个千里走单骑,独自实现骑行进藏的夙愿。
   行前,骑兵营的同志们帮助大鲁预计了沿途可能遇到的一些困难,并做了相应的准备:学会了修理自行车基本知识,购置了保暖和防雨服、药品、地图、照明灯及指南针,学习了高原反应的常见症状及治疗方法等等。
   适宜骑行进藏的道路目前主要有6条,通过权衡,大鲁选择了川藏南线,经郑州,去西安,到成都,过康定,奔理塘,走芒康,到拉萨。全程约4000公里。
   一切准备就绪,3月25日,王大鲁装载着简单的行李,在县有关领导和骑友们敬佩而期盼的目光中从郓城开始骑行,奔向了遥远的西藏,奔向了梦中的布达拉宫。
  行程:锻造了体力更锻造了意志
   尽管行前对各种困难想了又想,准备了一通又一通。然而,实际上困难远远超出了预想。
   首先是高原反因,进入川藏线,处处是高山,海拔一般在4000米以上。常人别说骑行,即便坐在那儿一动不动也难承受空气稀薄之苦。尽管大鲁身强力壮,但是由于初来乍到,头痛、胸闷、气喘、乏力,不得不几次下车,慢慢推车前行。路过的许多货车司机同情他,邀请他坐车到拉萨,但是每次都被他谢绝。“如果我那时坐汽车到拉萨,这次骑游就失去了意义……”大鲁提起这段往事,仍然坚信自己的选择。
   川藏线上第一座海拔超过4000米的高山叫折多山,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县,海拔4298米,是川藏线上第一个需要翻越的高山,因此有“康巴第一关”之称。大鲁说,在缓慢的登坡过程中,高原天空说变就变,刚才还艳阳高照,突然就乌云密布,豆大的冰雹从天而降,让人防不胜防。
   翻过折多山不久就是卡子拉山,虽然也有盘山公路,其实多半是石子路,而且坑坑洼洼。此山海拔4718米,树木十分稀少,主要是高山草甸。卡子拉山说起来是山,但却感觉不出它是山,好像是到了美丽的牧场,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然而,景色虽美不胜收,可身体却不允许滞留欣赏。就在距离山顶大约还有四五里路时,突然刮起了六七级的大风,紧接着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扑面而来。烂路、上坡、顶风、暴雪,万丈深渊时伴身边,恶劣的环境同时出现。此时别说骑行,即使推走也十分艰难。他低着头,弯着腰,双手紧攥车把,有时是四指四指地往前挪。他不停地暗暗告诫自己:坚强,坚强,再坚强;挺住,挺住,要挺住。结果,他硬生生地挺了过来。短短的四五里路足足用了两个多小时。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前后不见一人,左右没有一车。孤独、恐惧之感常人是难以想象的。
   由于沿途人烟稀少,几百公里才有一个小镇,有时候一晌午见不到一个人。最长的一次是两天一夜只见到了一个护路工人。他不得不经常寄宿在废弃的道班里、帐篷的睡袋里。由于缺水,常常十天、半个月不能洗澡、刷牙、洗脸。一天两顿饭是常有的事。说是吃饭,其实是喝杯白开水,吞几块饼干。
   谈及进藏之难,大鲁说,除了气难喘、路难行、食宿无着外,野兽的威胁着实令人难防。由于进藏道路大部分处于无人区,凶猛野兽频繁出没,威胁着道路上的每一个行人。使他至今谈起来仍不寒而栗的是发生在四川理塘的一场人狗大战:头天晚上和一个骑友同住一处。为了赶路,第二天一早二人便起身前行。骑了大约三四公里天才蒙蒙亮。正当二人埋头赶路时,大鲁突然感觉身后似乎有动静,他赶紧扭头一看,一条藏野狗正向他扑来。他急忙猛一拧车把,结果让狗扑了个空。他迅速跳下车子,弯腰捡起一块石头。俗话说,狗怕人弯腰。他的举动使对方产生了恐惧,停下了进攻的脚步。这时他才发现,不远处有一岗子,岗子上站着一群乌鸦、秃鹰,还有十几条肥大的藏野狗张着嘴、呲着牙,用凶狠而贪婪的目光瞪着他。前面的骑友察觉情况有变,也跳下车子,捡起了石头。大鲁一手推车,一手举着石头,慢慢向骑友靠拢。过了两三分钟,那条狗见二人没有向它动手,就再次发起了攻势。二人齐把手中的石块向狗砸去。野狗被砸得狂吠,倒退了几步。它这一叫不要紧,其它十几条野狗一起赶来助战。有的从正面扑,有的在侧面叫,二人三面受敌。好在脚下石头多,二人边捡边扔边撤,大战了半个多小时,天渐渐发亮,远处传来了汽车喇叭声,众狗不得已落荒而逃。此时,他们才长长地出了口气。
   随后的时日,他仍然一直骑行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天路”上,那种苦,不仅锻造了体力,更是锻造了意志。他说,这简直是一条‘眼睛在天堂,身子在地狱’的骑行之旅。但是他又说:“无论多苦多累多险,我决不会后悔这一次的征程,因为汗水和泪水一起写下了我骑行路上最精彩的一章,给我留下了最珍贵的人生记忆,收获的精神财富不亚于站在冠军的领奖台上!”
  感受:世上还是好人多
   当他行至陕西渭南时,自行车的脚蹬突然坏了。小毛病他能修理,但大问题就束手无策了。于是来到一家“小宝自行车俱乐部”门前。当老板知道他是来自山东郓城水浒好汉的故乡一人要骑车游西藏时,顿时为他的精神所感动,不但为他修好了车子,还将车身全部仔细检查了一遍,有灰尘的地方擦亮,松动了的螺丝紧好……不但不收一分钱,而且听说他当晚要住在潼关时,立即给他在潼关的一个朋友打电话,要他提供临潼的一切方便。大鲁是个不愿无故麻烦别人的人,到潼关后,自己悄悄花钱住了下来。没想到住下不大会儿,果然有人找上门来,不但设晚宴盛情款待,而且第二天一早亲自骑车把他送到去西安的路上。
   大鲁说,以前他一直以为藏民生活很艰苦,但沿途所见,是一排排用古石垒成漂亮、整齐的房子,既充满古典风味,又体现现代气息。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静而又幸福地生活着。当地民风纯朴,礼让谦恭,诚信无欺,净化了远方客人的心灵。当他们坐在藏民家中喝茶或走在街上时,当地人们总会友善地跟他们打招呼:“扎西德勒(吉祥如意)”!那种纯朴和友善,让远方的客人感觉温暖至心底。有一天,当大鲁骑至云南白马雪山脚下时,途经一处藏民家。主人见他孤身一人骑车前行,便主动告诉他:白马雪山海拔4300多米,空气稀薄,许多路段被冰雪覆盖,极其难走。尤其令人可怕的是,途中有许多急转弯,弯度几乎达到90度,而且脚下就是万丈深渊。要知道,这条川藏线,曾让多少骑车人命丧途中。前几天有个骑友可能是速度稍快或者刹车不好,结果掉下悬崖,至今连尸首也没找到。并再三叮嘱说:“小伙子,一定要加倍小心啊。”说完,又为他的保温杯加满了水。
   令他倍感亲切的还有骑友。一路上,经常可以见到骑友的身影。大家虽来自五湖四海,互不认识,但只要见面就打招呼。如果谁发生了问题,大家就会停下来帮助。而且这种帮助全是主动的、无私的、真诚的。由于目的地不同,车况有异,身体素质不一样,上午同行,下午可能就分手。令他遗憾的是,上了川藏线,骑友越来越少。
   5月22日,大鲁胜利到达向往已久的拉萨。那一刻,令他激动不已。站在空旷的拉萨广场上,抬头望望碧蓝的天空,感到好高、好远、好透明。此时他蓦然发现,其实人生除了工作,还有另一种状态,另一种乐趣,那就是走进自然,亲近自然。
   此次旅行他感受多多:“最自豪的是受到沿途路人赞誉的时候;最开心的是能够走在雪山与绿水之间的天路上;最放肆的是连续半个月没有洗衣服,一个星期没有洗澡;最高兴的是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最深的感受是世上还是好人多……” 通讯员 曹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