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年04月01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2]
粮食安全水来保障
——写在第二十届“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之际
十年九旱。对于粮食主产区的山东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作为山东西部粮仓的菏泽市,尽管连年遭遇干旱,而粮食生产特别是夏粮生产却连年丰产、增产,这其中,最大的功劳要归于水利建设。特别是2011年春,我市连续153天无有效降雨,气象干旱概率达到200年一遇。面对严峻旱情,全市水利系统对9座引黄闸前引水渠进行两轮集中治理,治理渠道29.6公里,完成土方65.6万方;疏通引黄灌区沟渠720条,完成土方1874万方,有效提高了引黄送水能力。全市麦田普浇一遍水并基本解除旱情,为我市夏粮生产连续八年增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粮食安全,靠谁来保障?靠水来保障。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有收无收在于水”道出了水利对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去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首次提出“水是生产之要”,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只有下大力气大规模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显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才能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利保障。只有把粮食问题解决好,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安全、社会稳定。
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我国纪念2012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大力加强农田水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011年我市粮食总产分别占全省的13.2%、全国的1%,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对促进我市实现经济平稳增长、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去年,我市2010年度小农水重点县和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小麦产业项目县项目全部通过考核验收。巨野县成功入选第三批全国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县,我市成为全省第一个项目全覆盖的地市。为确保总投资2.7亿元的2011年度建设任务圆满完成,确立了“打造精品工程、争创县区全优”的目标,与市财政局联合出台建设管理实施细则,成立专门督导组,年底已完成计划任务的60%,整个前期工作和施工进度走在全省前列。2010年度闫潭、谢寨、苏泗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完成投资9133万元,改善灌溉面积17.92万亩。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会战体制,成功组织了夏季防汛除涝和冬季集中会战月工程建设大会战,完成投资4.36亿元。全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1.95亿元,疏浚中小河道668公里,清淤田间沟渠6365公里,完成土石方9764万方,新增旱涝保收面积9.6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20万亩,改善除涝面积287万亩,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
今年,我市将继续抓好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确保3月底全面完成建设任务,确保在考核验收中夺取优异成绩,同时为争取2012年项目奠定良好基础。抓好灌区治理,加快推进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尽快完成闫潭、刘庄、苏泗庄3个大型灌区2011年度治理任务,新增改善灌溉面积19.31万亩,积极做好2012年度项目前期工作。因地制宜兴建一批中小型水利设施,加快中低产田治理步伐,完善田间灌排体系。同时,按照全省“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会提出的“三化六统一”要求,立足高起点、高标准,精心组织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编制。抓好农田水利会战,积极营造大干快上的会战声势,推动每年两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会战持续开展,提高农田抗旱排涝能力。
记者常慕城
粮食安全,靠谁来保障?靠水来保障。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有收无收在于水”道出了水利对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去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首次提出“水是生产之要”,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只有下大力气大规模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显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才能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利保障。只有把粮食问题解决好,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安全、社会稳定。
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我国纪念2012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大力加强农田水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011年我市粮食总产分别占全省的13.2%、全国的1%,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对促进我市实现经济平稳增长、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去年,我市2010年度小农水重点县和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小麦产业项目县项目全部通过考核验收。巨野县成功入选第三批全国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县,我市成为全省第一个项目全覆盖的地市。为确保总投资2.7亿元的2011年度建设任务圆满完成,确立了“打造精品工程、争创县区全优”的目标,与市财政局联合出台建设管理实施细则,成立专门督导组,年底已完成计划任务的60%,整个前期工作和施工进度走在全省前列。2010年度闫潭、谢寨、苏泗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完成投资9133万元,改善灌溉面积17.92万亩。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会战体制,成功组织了夏季防汛除涝和冬季集中会战月工程建设大会战,完成投资4.36亿元。全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1.95亿元,疏浚中小河道668公里,清淤田间沟渠6365公里,完成土石方9764万方,新增旱涝保收面积9.6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20万亩,改善除涝面积287万亩,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
今年,我市将继续抓好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确保3月底全面完成建设任务,确保在考核验收中夺取优异成绩,同时为争取2012年项目奠定良好基础。抓好灌区治理,加快推进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尽快完成闫潭、刘庄、苏泗庄3个大型灌区2011年度治理任务,新增改善灌溉面积19.31万亩,积极做好2012年度项目前期工作。因地制宜兴建一批中小型水利设施,加快中低产田治理步伐,完善田间灌排体系。同时,按照全省“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会提出的“三化六统一”要求,立足高起点、高标准,精心组织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编制。抓好农田水利会战,积极营造大干快上的会战声势,推动每年两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会战持续开展,提高农田抗旱排涝能力。
记者常慕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