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年05月27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4]
○ 散 文 ○
南地河 北地河
□ 祁祥
自上大学起,离开老家谋生二十年了,经常魂牵梦绕的,居然是老家的两条河。
我的老家是鲁西南大地上的一个偏远小村。说它偏,是因了它远离城市和集镇,远离高速和国省县道;说它小,是因为全村不过300来人。但据风水先生说,这里风水很好:村前不足50米有一条5米见宽的干瘦小河,村后30米有一条10多米宽的“大”河,两条河在村东500米处汇合成了一条河,蜿蜒曲折向东流去。因为在房前屋后,村人按其方位习惯性地称之为南地河、北地河。全村人口不多,近20年来却先后走出了近20名“公家人”,总数、密度均远远超过周边各村,这成为小村风水好的最佳佐证,也成了小村人的自豪。
南地河、北地河各有特色。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北地河丰水季节上游开闸放水,水流湍急,携裹黄泥奔流而下,一如一个粗旷豪放的中年汉子;而南地河河水较清,水流缓慢,就像一个面容清秀的俊美姑娘。受两条河的荫庇,小村人一直从容不迫地过着男耕女织、旱涝保丰的平静日子。在物质和精神生活极度匮乏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南地河、北地河给小村人的艰苦岁月添加了无穷乐趣,苦涩生活涂抹了一丝亮色。炎炎夏日里,北地河是一些大孩子包括大人们戏水消夏的天堂:每逢夜晚,顶烈日、冒酷暑辛苦劳作了一天的村人们,乘着夏夜的凉风,抱上用麦秸秆编成的草毡和被单,在河堤上找一块平整的地方铺好床铺后,就迫不及待地跳入河中,钻进清凉的河水里,或惬意地呻吟着,洗去一天的灰尘、汗渍和劳累;或畅快地游上一阵,扎上几个猛子,洗去现实中的烦恼和忧愁,再舒舒服服地酣睡上一觉,又恢复了生活的虎虎生气。南地河的温润柔顺,成为了七八岁小孩子嬉戏玩闹和妇女、老人洗衣、纳凉特别是洗澡的首选:夜幕降临,忙碌完家里的锅碗瓢盘,喂上牲口,一些大姑娘、小媳妇和牵儿抱女的妇女们三三两两来到南地河,找一处幽静的地方从容不迫地洗上半天。据母亲说,就因为这两条河,吸引了不少心高气傲的外村姑娘,使村里没有出过一个光棍汉。
南地河、北地河更是我们这些孩子的天然乐园。一入夏季,放学以后,不论上午、下午,孩子们都会一溜小跑,三下五除二脱光衣服,一个猛子扎入河中,凫水、狗刨……尽情玩耍,河道里顿时盛满了热闹的尖叫。直到大人端着饭碗,立在河沿喊上半天,我们才尽兴而去。秋季河水浅了,是逮鱼的好时机。我们就借上网纱网鱼,有的趴在河底用肚子压鱼,忙碌半晌,总能逮上半桶小鱼,回到家开膛破肚后加上盐一煮,就成了常年吃不上一顿肉的我们丰盛的牙祭。
20多年过去了。期间经历了数次清淤治理、提升改造,两条河滋润大地、旱涝保丰的功能和作用也越来越大了。现在的小村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富裕了:偏僻落后的小村修上了柏油路,通上了自来水;低矮丑陋的茅草屋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气派的青砖绿瓦房和小洋楼,多少代人梦寐以求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岁月在轮回,时代在变迁,不变的是两条河带给我们的滋润、荫庇和美好回忆。比之于我,至今还经常向遇到的村人打听,河水是否丰足、鱼儿还多吗、老家人都好吗等等。有时回一趟老家,也专门带上孩子跑到河边驻足一阵,向孩子讲述儿时的故事。在城里长大的孩子羡慕不已,总是好奇地问这问那,随我走进那遥远的过去……
我那心中的南地河、北地河呀!
自上大学起,离开老家谋生二十年了,经常魂牵梦绕的,居然是老家的两条河。
我的老家是鲁西南大地上的一个偏远小村。说它偏,是因了它远离城市和集镇,远离高速和国省县道;说它小,是因为全村不过300来人。但据风水先生说,这里风水很好:村前不足50米有一条5米见宽的干瘦小河,村后30米有一条10多米宽的“大”河,两条河在村东500米处汇合成了一条河,蜿蜒曲折向东流去。因为在房前屋后,村人按其方位习惯性地称之为南地河、北地河。全村人口不多,近20年来却先后走出了近20名“公家人”,总数、密度均远远超过周边各村,这成为小村风水好的最佳佐证,也成了小村人的自豪。
南地河、北地河各有特色。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北地河丰水季节上游开闸放水,水流湍急,携裹黄泥奔流而下,一如一个粗旷豪放的中年汉子;而南地河河水较清,水流缓慢,就像一个面容清秀的俊美姑娘。受两条河的荫庇,小村人一直从容不迫地过着男耕女织、旱涝保丰的平静日子。在物质和精神生活极度匮乏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南地河、北地河给小村人的艰苦岁月添加了无穷乐趣,苦涩生活涂抹了一丝亮色。炎炎夏日里,北地河是一些大孩子包括大人们戏水消夏的天堂:每逢夜晚,顶烈日、冒酷暑辛苦劳作了一天的村人们,乘着夏夜的凉风,抱上用麦秸秆编成的草毡和被单,在河堤上找一块平整的地方铺好床铺后,就迫不及待地跳入河中,钻进清凉的河水里,或惬意地呻吟着,洗去一天的灰尘、汗渍和劳累;或畅快地游上一阵,扎上几个猛子,洗去现实中的烦恼和忧愁,再舒舒服服地酣睡上一觉,又恢复了生活的虎虎生气。南地河的温润柔顺,成为了七八岁小孩子嬉戏玩闹和妇女、老人洗衣、纳凉特别是洗澡的首选:夜幕降临,忙碌完家里的锅碗瓢盘,喂上牲口,一些大姑娘、小媳妇和牵儿抱女的妇女们三三两两来到南地河,找一处幽静的地方从容不迫地洗上半天。据母亲说,就因为这两条河,吸引了不少心高气傲的外村姑娘,使村里没有出过一个光棍汉。
南地河、北地河更是我们这些孩子的天然乐园。一入夏季,放学以后,不论上午、下午,孩子们都会一溜小跑,三下五除二脱光衣服,一个猛子扎入河中,凫水、狗刨……尽情玩耍,河道里顿时盛满了热闹的尖叫。直到大人端着饭碗,立在河沿喊上半天,我们才尽兴而去。秋季河水浅了,是逮鱼的好时机。我们就借上网纱网鱼,有的趴在河底用肚子压鱼,忙碌半晌,总能逮上半桶小鱼,回到家开膛破肚后加上盐一煮,就成了常年吃不上一顿肉的我们丰盛的牙祭。
20多年过去了。期间经历了数次清淤治理、提升改造,两条河滋润大地、旱涝保丰的功能和作用也越来越大了。现在的小村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富裕了:偏僻落后的小村修上了柏油路,通上了自来水;低矮丑陋的茅草屋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气派的青砖绿瓦房和小洋楼,多少代人梦寐以求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岁月在轮回,时代在变迁,不变的是两条河带给我们的滋润、荫庇和美好回忆。比之于我,至今还经常向遇到的村人打听,河水是否丰足、鱼儿还多吗、老家人都好吗等等。有时回一趟老家,也专门带上孩子跑到河边驻足一阵,向孩子讲述儿时的故事。在城里长大的孩子羡慕不已,总是好奇地问这问那,随我走进那遥远的过去……
我那心中的南地河、北地河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