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年02月01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5]
张文起:辛苦半辈子的剃头师傅
1月28日,天气非常清冷,但挡不住百姓过年的热情。当天是牡丹区李村镇的大集,临近年关,赶集置办年货的人特别多。56岁的理发匠张文起,早早从自己的家高庄镇贾楼村骑着三轮摩托赶了15里路到这里,用自带的水桶、柴禾烧上水,支上帐篷。这时已有三五人开始排队理发了。
张师傅见记者拍他理发的照片,摆摆手说,拍这没啥意思。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发式的多变,剃光头的人已不多见,干这个行当的人也越来越少。当记者问起张师傅有没有徒弟时,他说,啥徒弟不徒弟的,只是有个帮手。快过节了,他家里有事,今天没来。记者观察到:洗发、刮光头、洗脸、刮胡子、烧水全是他一个人在忙活。来理发刮光头的都是年岁大的人。
张师傅介绍道,刮光头可是个手艺活,手劲大小、手腕的角度都要拿捏好,不是三两天就能学成的。
张师傅1971年起开始从事剃头生意,当时家里穷,干这行纯为挣口饭吃。开始,理个头收费2分钱,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如今洗发、刮头、洗脸、刮胡子一套下来,收费是5元。生意好时,张师傅每天收入个百八十元不成问题。理发并不耽误干农活,张师傅都是上午理发,下午务农。
张师傅起初挑着担子赶集理发,后来攒钱买了辆永久牌自行车,现在又换上了三轮摩托。
由于年轻时家里穷,张师傅耽误了找媳妇。现在虽有了点积蓄,却一直没有碰上合适的。祝愿半辈子辛苦的张师傅早日有个温暖的家。
文/图 记者 张红艳
张师傅见记者拍他理发的照片,摆摆手说,拍这没啥意思。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发式的多变,剃光头的人已不多见,干这个行当的人也越来越少。当记者问起张师傅有没有徒弟时,他说,啥徒弟不徒弟的,只是有个帮手。快过节了,他家里有事,今天没来。记者观察到:洗发、刮光头、洗脸、刮胡子、烧水全是他一个人在忙活。来理发刮光头的都是年岁大的人。
张师傅介绍道,刮光头可是个手艺活,手劲大小、手腕的角度都要拿捏好,不是三两天就能学成的。
张师傅1971年起开始从事剃头生意,当时家里穷,干这行纯为挣口饭吃。开始,理个头收费2分钱,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如今洗发、刮头、洗脸、刮胡子一套下来,收费是5元。生意好时,张师傅每天收入个百八十元不成问题。理发并不耽误干农活,张师傅都是上午理发,下午务农。
张师傅起初挑着担子赶集理发,后来攒钱买了辆永久牌自行车,现在又换上了三轮摩托。
由于年轻时家里穷,张师傅耽误了找媳妇。现在虽有了点积蓄,却一直没有碰上合适的。祝愿半辈子辛苦的张师傅早日有个温暖的家。
文/图 记者 张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