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年03月06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2]

脚踏“金土地”手端“金饭碗”

—— 曹 县 农 村 采 访 见 闻
记者 宋庆思 通讯员 林云
   近日,记者去农村采访,目睹了农村劳动力转移道路上的许多新鲜事,彰显出了新时期农民经济生活诸多新变化。
  曹县“两栖”农民挣钱忙
   农村一年的活计有忙有闲,如果农忙时能顾家,农闲时忙打工,那该多好。如今,曹县众多农民这个梦想变成了现实。“以前我在昆山打工,现在我在家门口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每个月都能挣2000元,打工、种田、照顾家庭三不误,我很满足。”王于歌乐呵呵地说。在自家责任田里忙活一个多小时后的青菏办事处农民王于歌,现在又骑上电动自行车赶到附近的曹县工业园区上班。
   近年来,曹县加快招商引资步伐,膨胀产业规模,民营企业数量急剧增长,每年需要农民工10万人以上。像王于歌一样过去在外地打工,现在家门口务工的农民不在少数,曹县企业吸纳众多农民家门口打工挣钱,就近上班,仅古营集镇张破钟一个村就有50多人,农民张洪敏说:“通过参加人社局举办的技术培训,掌握了一家之长,现在月收入3000多元,厂里家里两不误,真的很不错。”这些农民过去农闲时无所事事,打牌、串门成了他们日常的“必修课”,现在“养上几头猪,责任田里栽芦笋,平时在工艺品厂干个合同工”。一个人挣三份钱,奔波于城乡之间,既守着家里的“金土地”,又拿着手中的“金饭碗”,成了名副其实的“两栖型”农民。
  “泥腿子”吃上技能饭
   技能学到手,致富有奔头。近年来,曹县人社部门通过政策引导、政府支持,把农业技能培训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坚持服务、培训并举,充分利用县技校、职工中专等培训机构,开展有组织、有计划培训,并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农业技能培训组织网络,大力培养农民有机、绿色、环保等新技术操作能力,使广大农村劳动力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实实在在掌握1-2门农业新技能。曹县结合本地产业发展实际,依托各类技能培训基地,培养出一批批长于经营、精于管理、勇于创业、乐于带领群众致富的科技致富能手,实现“培训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的目的。
   曹县从农产品品质和“身价”入手,聘请中国农业研究所及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讲课,通过举办培训班,积极推广农业栽培管理新技术。苏集镇农民刘新民,通过学习提高了科技致富本领,他高兴地向记者介绍:“我采用芦笋种植新技术,年收入7万元以上,靠科学鼓起了钱袋子。”曹县邵庄镇陈楼村农民唐玉泉,在农业专家技术指导下,科学种田,管理用心,机种机播的,合理施肥,返青水、拔节水浇得及时,17亩小麦,每亩达到1300斤以上,获得了价值一万元的科技奖金。
   技能培训提高了农民科技技能和视野,“泥腿子”纷纷搞起了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曹县“鲜绿芦笋”、“芦笋之乡”“芦笋顶尖茶”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伊尹”牌西红柿、“三村”与“三村绿品”牌西芹、“红三村”牌富硒洋香瓜、“华永”牌仙蜜果等产品获得国家商标总局注册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直接销往北京、上海、天津等20多个大城市,并实现农超对接。
   曹县还围绕市场需求优化培训结构,开展定向、订单和储备式培训,使参训农民实实在在掌握1-2门外出谋生技能。曹县给过去的泥腿子贴上“技术人才”商标,农民靠技能外出打工也挣不少钱。该县楼庄农民李熙,参加了曹县技能培训班,现在北京一家电机厂工作,一个月挣到6000元。
  农民办起“欧佩克”
   近几年来,农民为走出孤立封闭的生产圈子,摆脱单个农户生产与销售的压力,曹县大力发展起“农业合作社”。这些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政府不包办,由社会和行业的“龙头老大”运作,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生产资料供应和产品销售一条龙服务,统一种苗、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商标、统一销售,抱团闯市场,抱团创品牌。
   曹县“农业合作社”采用“龙头-基地-农户”共赢的模式,在农产品品牌、包装宣传上狠下功夫,用品牌战略催生一批名、特、优、新、稀产品。曹县良西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是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示范点,已发展社员255名,建有双孢茹生产基地16个,基地占地面积315亩,拥有双孢茹生产大棚257个;年产双孢茹2800吨,年产值1420万元,年利润570万元。合作社高薪从福建省龙海市聘请两名技术员,专门负责生产基地双孢茹生产技术指导工作,同时组织人员定期对产品进行抽检,登记造册,不合格的产品一律不准外调市场。合作社还通过网络发布生产技术和销售信息,全方位为广大社员服务。合作社与多个厂家签订长期供货合同,与社员签订了定向收购合同,实行保护价收购,降低了菇农种植风险。合作社还投资兴建了1座存储池,购置了锅炉等灭菌设备,对双孢茹进行简单的粗加工,年加工产品1500吨。
   曹县韩集镇于庄村农民在浩瀚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引导下,种植无公害蔬菜,被农业部门指定为十一届全运会专供蔬菜,随后,他们的大棚西红柿,又走进了世博会。现有1200多亩蔬菜、700个大棚全部是有机蔬菜,生产的辣椒、西芹、西红柿、茄子,一年四季向上海、郑州、广州等城市及超市供应。
   曹县农民尝到了甜头,现已注册专业合作社86个,各类农民入社达20万户,带动就业10万人,产值8.5亿元,全县人均增收1000元,探索出了一条适于曹县发展的技能型、集约化的发展道路。